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10|回复: 0
 梅花鹿 发表于: 2021-12-27 09:19: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1年] 为什么这些味道这么有画面感?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biokiwi

  又到每年的圣诞节。对于圣诞节,你有什么印象呢?
  也许是与朋友们交换礼物,也许是严肃而又有仪式感的宗教节日,也许是好奇圣诞老人怎么一晚上给全世界送礼物……
e334-db05bf1e515b2a3ffa511be890473c27.jpg
  而对于不少仍习惯用圣诞树点缀家庭的外国人来说,圣诞树特有的木质香味也许是难以忘怀的。
  这往往是松树、杉树中特有的酯类和萜烯类物质发出的味道,它们独特的果香、清香,甚至是樟脑、薄荷香味,会让不少人们觉得:
  “啊!这就是圣诞的味道!”
c5c7-1f361353fe7a4eb8accc850170651bbe.png
  对于我们来说也有一些类似的味道──比如冬至煮水饺散发出来的面汤味儿、端午节时特有的粽叶清香、街边散发出来刚烤好的面包香味、童年时妈妈做饭的香味……都会让你立刻想起:啊就是这个味道!好香呀!伴随的往往还会有嘴角上扬的愉悦感(当然也可能是难闻的恶心感)。
  为什么这个味道会让我们这么印象深刻?又为什么是这个味道让人沉迷其中?要回答这些个问题,还得先从我们的鼻子聊起。
  嗅觉其实远比你想的复杂
  我们都知道鼻子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味道。据不确切的统计,普通人可以闻到上千万种不同的味道。而区分不同味道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嗅觉上皮上多种多样的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
6c32-65cd8c1bd7bb19a1f873504c672a7032.jpg
  嗅觉上皮结构,其中绿色的是嗅觉受体细胞
  | 图源见水印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测序,我们已经发现有400多种不同的嗅觉受体基因(还有五六百种功能丢失的嗅觉受体基因),它们对应的每种嗅觉受体都能识别不同的气味分子。
  当一股独特的味道顺着鼻腔冲入时,其中携带的各种各样的气味分子就会被不同的嗅觉受体识别并结合,进而传递给我们的大脑。
  这个过程嗅觉受体就仿佛是发现敌人的烽火台,会点起第一个烽火(发出信号),之后一步步点燃第二、第三个烽火(信号传递):嗅觉信号穿过鼻腔鼻骨,通过嗅球外侧的嗅小球(glomeruli),到达嗅球内侧的的二尖瓣细胞(Mitral cells),最后抵达大脑的嗅觉皮层。
5939-5b002c3a5012a4ec03c325c9524c9c0d.jpg
  嗅觉系统一览 | 翻译自 http://www.nobelprize.org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环接着一环,因此只要有一环掉了链子,往往就会导致嗅觉丧失。比如现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就可能会通过入侵鼻腔影响这个过程的传递,导致嗅觉丧失的症状。
  人类这看起来精巧复杂的结构,其实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甚至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研究发现,人类等灵长类动物可能因为视觉能力的提升,嗅觉功能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减弱而发生了“退化”,不少嗅觉基因成为了“假基因”。相比之下,像小鼠、狗等嗅觉灵敏的生物,嗅觉受体基因多达1000-1400种,它们的嗅觉能力更强,嗅觉系统也比人类更加复杂。
0068-1807669a4d5ca006d65887d6c60b2722.png
  资料源自:Ache B W,Young J M。2005。
  而超强的嗅觉能力,让生物可以通过嗅觉来进行更多复杂的行为:通过嗅觉识别自己更喜欢的食物,或者闻闻味道就知道身边的伙伴是不是自己的家人,甚至是用嗅觉来寻找自己配偶……
  这其中,有一项几乎是人类才有的能力──通过嗅觉来改变心情(主要是我们很难界定动物们的心情)。
  心情不好?你可能需要换换味
  已经有太多太多的研究,展现了气味对我们心情的影响。
  通过详细的情绪调查问卷,不同研究者比较过古龙香水、养猪场味、呛鼻的烟味、干净整洁的室内味道等等气味对情绪的影响。结果也可想而知:更好闻的气味,往往使人心情愉悦,而难闻的气味,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让你有一整天的坏心情。
dd0b-53e402026acf59e4681dd7d1ed0b6b48.jpg
  更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当你在博物馆、画廊欣赏画作艺术品,或者是观看某人的照片时,更好闻的气味会让你觉得ta们更好看,更有魅力。相反,要是闻到的是一股蒜臭味(乙硫醇气味),则往往会起到相反作用──难怪大家总会亲睐好闻的香水呢~
b5e1-63181d1fe2eb270c3cfe5c51a1aa64b3.jpg
  这背后的秘密,就在于我们刚刚提到的嗅觉系统,和我们多个情感中枢有着紧密的联系: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还可能会传输到眶额叶、海马回、梭状回、脑岛、纹状体、扣带回等等不同的脑区,而这些脑区或多或少也都和不同的情绪紧密关联。
  比如当我们闻到愉悦的食物味道,就会激活内侧眶额叶皮层,产生愉悦感;而令人不快的食物气味,反而会激活外侧眶额叶皮层,产生难受、恶心的感觉。
6998-568298889189c769cb09d998029f7834.jpg
  实际上嗅觉(紫色)的神经回路往往还需要和其他感官配合,构成更加复杂的感觉系统
  | 图源:Shepherd G M。2006。
  还有研究发现,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如果闻到薰衣草、柑橘、绿叶的味道,往往就会激活我们的杏仁核,产生血清素这类让人快乐、舒缓的物质,达到抗焦虑的作用。因此很多日常使用的香氛、香薰,甚至是抗焦虑、抗抑郁药物都会选择这类气味物质。
  除了这些物质外,还有不少味道,比如前文提到的圣诞树味道、逢年过节的气味、妈妈饭菜的香味,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这就要说回咱们小时候了。
  这个味道我打小就忘不掉
  让我们时光倒流,回到最开始,我们还在母亲肚子羊水里第七个月的时候。这时,我们拥有了人生中最早的两种感觉之一──嗅觉(另一种是触觉)。
  母亲的各种饮食习惯,会通过羊水传递给我们:研究表明,饮食习惯、化妆品的使用甚至对毒品上瘾,都会被胎儿闻到。胎儿还会偏好羊水里的气味,如果母亲经常吃大蒜、胡萝卜、鱼、奶酪等等“有味道”的食物,出生后的孩子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都会喜欢这些味道。
  我们的嗅觉在这时,就已经开始产生“记忆”了。
65cf-847ae4b1f527b3801c7c640d34a28dfd.jpg
  拥有这项“记忆”的我们,在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吃的──通过味道找母乳。与此同时,这个与母亲羊水完全不同的新世界,拥有着更加复杂多样的气味,会对我们的嗅觉产生更大的影响和“记忆”。
  研究发现,随着母亲(或者亲人)照顾时间的增加,相比于刚出生,6天大的婴儿会更加亲睐母亲的味道。同时,母亲的味道也辅助了婴儿面孔识别能力的形成:在闻到母亲味道的时候,婴儿大脑的面部识别区也会活跃起来。
4d18-8dbb884cff9ec11f57607feeda8d12e4.png
  同时我们的这份嗅觉“记忆”会一路延续到儿童甚至青春期:不少研究都发现,仅仅通过气味,几岁大的孩子就能将自己父母或者是兄弟姐妹从其他人中分辨出来。
  这时我们再来考虑开头的问题,答案就很明了了:处于儿童或者青年期时,嗅觉的信息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圣诞树、饭菜味、家里人的气味……这些嗅觉不仅刺激到我们的情感中枢,让我们产生喜怒哀乐,也留下了我们专属的“嗅觉记忆”。
  当我们再次闻到它们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熟悉感,甚至能产生愉悦、安全、舒适的感觉。
  所以即使是到了陌生的城市,进入复杂的社会,这份孩童时期留下的“嗅觉记忆”总能给我们无尽的念想──再闻闻,即使只有片刻,你也能重找到小时候那个熟悉的感觉呢。

§ 参考文献
  Rosie Alderson,Exactly What Makes Christmas Trees Smell So Good? https://medium.com/everyday-science/exactly-what-makes-christmas-trees-smell-so-good-a6f78bda277d
  Glusman G,Yanai I,Rubin I,et al。The complete human olfactory subgenome[J]。Genome research,2001,11(5):685-702。
  Ache B W,Young J M。Olfaction:diverse species,conserved principles[J]。Neuron,2005,48(3):417-430。
  Kontaris I,East B S,Wilson D A。Behavioral and neurobiological convergence of odor,mood and emotion:A review[J]。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2020,14:35。
  Spence C。The scent of attraction and the smell of success:crossmodal influences on person perception[J]。Cognitive Research:Principles and Implications,2021,6(1):1-33。
  Shepherd G M。Smell images and the flavour system in the human brain[J]。Nature,2006,444(7117):316-321。
  Schaal B,Saxton T K,Loos H,et al。Olfaction scaffolds the developing human from neonate to adolescent and beyond[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2020,375(1800):20190261。
  Leleu A,Rekow D,Poncet F,et al。Maternal odor shapes rapid face categorization in the infant brain[J]。Developmental Science,2020,23(2):e12877。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梅花鹿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梅花鹿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梅花鹿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梅花鹿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梅花鹿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梅花鹿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22:23,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