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39|回复: 0
 于州 发表于: 2020-12-10 07:33: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0年] 促消费“成绩单”亮眼 花式消费券“霸屏”

 [复制链接]
源自:证券日报
原文标题:促消费“成绩单”亮眼 花式消费券“霸屏”

⊙记者:昌校宇

  见习记者 杨
  洁
  虽说今年各地促消费的“招数”不断翻新,但消费券似乎始终保持着高“曝光率”,消费者如果不使用几张消费券,总会有种“错过了一个亿”的感觉。
  12月8日,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孙尧在2020年度(第十四届)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上表示,北京消费季期间,北京市共有6家平台企业发放政企消费券,参与商户8万余家。截至12月4日,累计发放政企消费券3900万张,财政补贴金额累计达8.29亿元,实现销售额120.62亿元,拉动杠杆14.5倍。
  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消费者的“助攻”。在北京市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她今年以来除了上班,多数时间都是宅在家,直到北京市消费券的发放才“重燃”消费的热情,去京东App上领取消费券更是成为她每周“必修课”。
  “庆幸的是,很多我钟爱的商家都参与了该项活动,以原价160元的饭菜为例,用一张满160元减60元(40元线下餐饮购物券+20元叠加商家优惠)的消费券后,最终仅需支付100元,可以说相当有诚意了。我从9月份开始使用消费券,截至目前粗略计算已节省近千元。”刘女士透露,后来她发现外卖平台也陆续发放满40元减15元的外卖优惠券,对于一位见到美食就拔不动腿的资深“吃货”而言,简直“太过瘾”。
  除了北京市,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已密集出台多项促消费措施,大手笔“派券”,力促消费市场稳步回暖。
  4月份,山东省商务厅同7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发行消费券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市县政府及部门、社团组织、企业等主体,采用纸质、电子等多种形式,聚焦不同行业、多种需求精准发放消费券;同月,四川省商务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激发消费潜力稳定经济增长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加强政企合作、银企合作,通过发放消费券、惠民券、消费抽奖等方式,组织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开展商旅文融合的惠民促销,激发居民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8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武汉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将发放8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引导带动全市文旅消费……
  “各地发放消费券,既刺激了短期消费,又精准支持了相关行业的复苏。”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具体而言,发放消费券相当于是政府或企业向民众转移购买力,在特定期限内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刺激相关领域消费复苏,进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好转,缓解经济运行压力。与直接发钱相比,发放消费券更能用于消费而不是储蓄起来,刺激效果更明显。此外,消费券还可以显著改善经济低迷时期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并为后续促消费、扩内需的长期政策落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各项举措加持下,上述部分地区也交出了漂亮的促消费“成绩单”。例如,山东省“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期间,省、市、县三级发放使用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1.5亿元,直接带动消费9.84亿元,间接带动消费达115.16亿元;四川省通过政策、金融、活动等方面加力帮助餐饮业回暖复苏,全省共19个市(州)先后发放1.5亿元餐饮消费券,拉动消费超过6亿元。
  虽然全国各地促消费政策所针对的领域、角度等各有不同,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却是共识。“政府携手商家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让利活动,确实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参与。”南京市民唐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以来,从享用美食到穿衣打扮都享受过很多优惠。
  谈及消费券能否作为常规刺激消费的工具,付一夫表示,消费券的刺激效果虽然立竿见影,但是并不能根本性地改变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而且不排除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使用了消费券,却把原本计划用于消费的现金储蓄起来。换句话说,消费券只是一次性地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却无法为消费市场注入长久动力,故而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从长期来看,若想真正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壮大,还是应该从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商品服务供给质量、完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予以发力。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于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于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于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于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于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于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1:26,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