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355|回复: 0
 懒羊羊 发表于: 2020-10-9 08:47: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0年] 纽约大都会150周年影像档案 实验性动画与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源自:澎湃新闻
  2020年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建馆150周年,博物馆一直通过线上讲述着博物馆故事。
  作为庆祝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50周年的一部分,“From the Vaults”是一个影像资料的放映活动。从1月24日起,博物馆便从每月从影像档案中选取放映三至四部影片,这些影像资料包括1920年代以来拍摄的藏品、纪录片、鲜为人知的艺术家简介、以及纪录博物馆幕后画面过程。
  澎湃新闻此次介绍的是两部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实验性动画《头》与《海线》,以及拍摄于二十年代的关于制作技艺的黑白影片《制陶匠》及《铁艺的制作》。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艺术依然能够带给我们欢乐、慰藉和灵感,并帮助我们培养相互理解的同理心,照亮了当地乃至全球大众的生活。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我们面临失去艺术家和大都会博物馆大家庭的其他成员的痛苦,但希望之光却从未熄灭。”
5bca-kaaxtfn9864364.jpg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be05-kaaxtfn9864399.jpg
  大都会博物馆线上影像档案项目“From the Vaults”
  疫情期间,大都会博物馆通过线上讲述着博物馆故事。作为庆祝大都会博物馆150周年的一部分,“From the Vaults”是一个影像资料的放映活动。大都会博物馆从1月24日起,便每月从影像档案中选取放映三至四部影片,这些影像资料包括1920年代以来拍摄的藏品、纪录片、鲜为人知的艺术家简介、以及纪录博物馆幕后画面过程。澎湃新闻特此对部分影像资料予以介绍。

实验性动画
《头》

  “小的时候,我气色很好,简单又天真,像个孩子一样。我用一只羽毛笔画了很复杂的肖像,上面有大量的纹理线、阴影和色彩。如今,我长大了,我的脸上出现了皱纹,有了眼袋,双下巴,而我的画却非常简单,像个孩子,天真。”
cb80-kaaxtfn9864441.jpg
  《头》片段。来源 大都会博物馆官网(01:41)
  伴随着上述的开场白和诡异的单簧管背景音乐,乔治·格里芬的动画短片《头》逐渐呈现在观众面前,呈现出艺术家千奇百怪的鬼脸,从勾线到上色,在翻转的纸上呈现不同的表情。该片拍摄于1975年,时长10分钟,是1970年代实验性独立动画的重要例子,展现了这位艺术家的自画像,也是用多种技法展现了和其他创作者迥然不同的作品形式。
  让自己的身影和面貌出现在作品中的动画创作者并不少见。早在“前米奇时代”,很多动画师,比如弗莱舍兄弟,就已经在做这样一件事情了。然而,乔治·格里芬的动画短片《头》却将这种创作方式更推进了一步。
b2e8-kaaxtfn9864482.jpg
  实验影片《头》
  针对实拍影像,格里芬做了类似的解构:将自己打喷嚏的一个实拍片段印制在一条长长的纸带上,把纸带首尾连接闭合,置于一个手摇装置上,在影片里逐帧呈现纸带上的每一个画面,于是在片中,纸上格里芬自己的头仿佛动了起来。格里芬自己说,通过影片中的精心编排,他可以“为机器与人工艺术提供一些比较”,实际上前者与实拍电影关联甚密,后者则是传统动画所必需的。
fd81-kaaxtfn9864513.jpg
  实验影片《头》
f205-kaaxtfn9864555.jpg
  实验影片《头》
  这部影片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便是破除了传统影片制作中“只见结果不见过程”的“透明化”,让观众充分看到动画的制作过程。这或许也是格里芬最喜欢在作品中去做的事情。他在不少段落里将完成的动画效果与一张一张画下每个画面的全过程放在一起展示。

《海岸线》
  另一部动画影片则是拍摄于1977年的《海岸线(Shorelines)》,带领观众欣赏海滩边。这是一部3分钟的短片,由动画师,艺术家,雕塑家以及导演Al Jarnow拍摄。
1003-kaaxtfn9864611.jpg
  影片《海岸线》
34a9-kaaxtfn9864658.jpg
  影片《海岸线》
  影片以催眠的,轻柔的逐帧动画的形式展现了海滩边的“自然纪念品”──贝壳、石头、木棍、海藻丝等,也是对懒散地躺在海岸上度过美好时光的歌颂。当滚滚潮水经过时,这些精心制作的虚幻王国便消失了。威廉·科斯坦佐(William Costanzo)在《电影图书馆季刊》上写道:“相机通过有趣而富于想象力的海洋纪念品,唤起了海洋生物的声音、气味、形状和纹理”
dd16-kaaxtfn9864707.jpg
  影片《海岸线》

关于技艺的黑白影片
《制陶匠》

  “制陶业是最早的工艺品之一,也是最早的艺术之一,其年代久远,以至于其起源都未知。”影片《制陶匠(The Pottery Maker)》拍摄于1926年,时长7分钟,是一部黑白影片,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拍摄,并由早年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罗伯特·弗拉赫蒂(Robert Flaherty)执导,后者以长篇纪录片《北方的南努克》(1922)和《莫阿纳》(1926)闻名。
e373-kaaxtfn9864736.jpg
  《制陶匠》片段。来源 大都会博物馆官网(02:55)
  伴随着由本·莫特(Ben Model)创作和演奏的乐谱,影片开始了,展现了一位年长的妇女将孙女带到一家陶艺工作室购买陶器。随着小情景道发生──小女孩不小心破坏了刚做好的陶坯后,陶艺师傅重新弄些粘土开始制作。随后,影片呈现了陶艺的制作过程:先是揉泥,将泥巴充分揉均匀;然后是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轱车上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并不断地为粘土加水;之后是利坯,并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之后,陶艺师用手为陶器上绿色釉彩。最后的环节是砌窑。(影片展现了与当今制陶所用的煤窑不同的砌窑画面)。完成此操作后,在烧窑出下方筑起火炉,并将陶器放入烧至。
e064-kaaxtfn9864770.jpg
  影片《制陶匠》中的制作步骤
d1cc-kaaxtfn9864798.jpg
  影片《制陶匠》中的制作步骤
c79d-kaaxtfn9864827.jpg
  影片《制陶匠》中的制作步骤

《铁艺的制作》
  另一部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的影片则是《铁艺的制作(The Making of Wrought Iron)》。也许最著名的铁艺纪念碑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但在纽约市的街道上,你也可以发现周围的铁艺,如装饰阳台、楼梯、窗户、门等。在这部时长为10分钟等黑白短片中,著名的铁匠塞缪尔·耶林(Samuel Yellin)展示了制作装饰性铁艺的过程的每个步骤:从加热到切割,再到定型,将各个部分绑定在一起。
9ae2-kaaxtfn9864855.jpg
  影片《铁艺的制作》
e2da-kaaxtfn9864950.jpg
  《铁艺的制作》
5bab-kaaxtfn9864987.jpg
  《铁艺的制作》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懒羊羊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懒羊羊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懒羊羊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懒羊羊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懒羊羊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懒羊羊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02:55,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