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97|回复: 0
 大米吃小米 发表于: 2020-8-12 12:27: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0年] 诚轩2020春拍中国书画:多姿多彩的人物画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预展时间
中国书画

  8月13日至15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卖时间
中国书画(一)

  8月17日(星期一)上午9:30

中国书画(二)
  8月17日(星期一)下午1:30
  人物画是传统绘画中成熟最早的门类,在唐代之前,山水人物画还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样式。时至近代,面对前人不同的流派风格,近代名家各有取舍,或取法先贤,或自出机杼,呈现出纷繁多彩的面貌。
48e0-ixreehp0854067.jpg
  Lot137 张大千(1899-1983)苏辛二公像
  立轴 水墨纸本
  庚戌(1970年)作
  题识:廿载声名海宇喧,白头把臂欲无言。铜琵铁板知谁赏,孙处坡仙汝稼轩。二十年来即闻有孙派名票李东原先生,恨不得见,今岁六月归国,以目寒、实秋绍介,相晤台北,握如平生欢,数为予歌《逍遥津》《骂王朗》《朱砂痣》诸剧,且录音以壮予行。已而归三巴五亭湖,卧病逾二月,近始小瘳,偶思拈弄,因写苏辛两公像奉寄,以志钦佩,留以为念,幸谅手僵目翳,未能细笔也。五十九年岁庚戌十一月初八日,东原吾兄哂正,大千居士爰并题。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
出版:《大人·第12期》第5页,(香港)大人出版社有限公司,1971年4月

  著录:《环荜盦琐谈》第467页,(台北)皇冠出版社,1979年1月
  《大成·第99期》第14页,(香港)大成杂志社,1982年2月
  《张大千先生纪念册》第229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83年7月
  《张大千诗文集》第79页、第164至165页,乐恕人编,1984年4月
  《张大千年谱》第401至402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12月
  《张大千传奇》第13至14页、第236页,(台北)圣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张大千诗文集编年》第183页、第366至367页,荣宝斋,1990年10月
  《张大千诗词选注》第340至341页,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4月
  《名家翰墨·40·张大千前期山水画特集》第85页,(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5月
  《张大千先生诗文集·上》第212至213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3年6月
  《张大千全传·下》第491至492页,花城出版社,1998年4月
  《张大千诗词集·下》第551至552页,花城出版社,1998年5月
  《故宫文物月刊·第263期》第126页,(台北)故宫博物院,2005年2月
  《画坛奇才张大千·下》第669页,(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3月
  《张大千传》第42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
  纪录:苏富比香港,2003年10月27日,编号343
  135.2×66.8 cm。约8.1平尺
  RMB:1,800,000-2,500,000
  拍品为张大千1970年写赠戏曲界、武术界、邮币收藏界大咖李东园的大尺幅人物画,在张大千生前身后共出版著录十余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9999-ixreehp0854135.jpg
  拍品部分出版物书影
  上款人李东园颇具传奇色彩,李东园(1901-1979),又名东原,天津人,著名集邮家、钱币收藏家,京剧孙派名票,武术家。他出身富家子弟,师承京剧孙派创始人孙菊仙,又跟随武术名家李存义学习形意拳,其武术流派至今仍在台湾流传。
f2e5-ixreehp0854177.jpg
  作为京剧名票的李东园(中),京剧《喜封侯》剧照
a832-ixreehp0854298.jpg
  作为武术家的李东园
  1970年夏,张大千返回台北参加“国际中国古画研讨会”,逗留期间与李东园相识,听其演唱《逍遥津》、《骂王朗》、《朱砂痣》等,更获赠录音,相交甚欢,返回巴西八德园后,作此四尺整幅人物画,赠予李东园。
417d-ixreehp0854379.jpg
  张大千长题,记录画作原委
  1960年代后,张大千目力渐差,不能再做细笔人物,拍品绘于1970年,两位高士面目是典型的“大千样”,这种气质从明人张风化出,又受梁楷简笔画风的影响,是典型的张大千高士风格。
56ac-ixreehp0854466.jpg
  (宋)梁楷《李白行吟图》
74e0-ixreehp0854547.jpg
  Lot424 李可染(1907-1989)钟馗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钟馗图。降魔除害,正气凛然。可染写。
  钤印:可染
出版:《李可染画集》第38页,(台北)学苑文化事业出版社,1983年

  《散珍集成·壹》第136页、第23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散珍集成·李可染特展作品集》第20至2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二十世纪京津绘画》第23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1月
  68×45.5 cm。约2.8平尺
  RMB:900,000-1,100,000
  浓重是李可染晚年作品的特点,山水、人物均是如此,就像画家强调的用功苦学,拍品《钟馗图》墨色沉厚,钟进士如泰山般稳立,这气势,恐怕没有小鬼敢来侵犯吧!
17e0-ixreehp0854610.jpg
  出版物书影
  相对于张大千人物画对古人的借鉴,李可染的人物画则带有更多的个人风格,钟馗、笑和尚、苦吟图是画家晚年最擅长的三种人物画题材,而钟馗则更具情结,因为早在1930年代,李可染就用一张《钟馗》参加全国美展,在画坛崭露头角。
a585-ixreehp0854699.jpg
  李可染成名作,1930年代作品《钟馗》
  苦吟图经常被注解为李可染的自画像,其实钟馗也可以视为李可染另一层面的自写,钟馗形端表正,不畏邪佞,同样合于画家踏实苦修、不走捷径的气质。
cea0-ixreehp0854751.jpg
  李可染,蔡斯民摄
7bab-ixreehp0854934.jpg
  Lot038 溥心畬(1896-1963)钟馗夜行
  立轴 设色绢本
  乙亥(1935年)作
  题识:乙亥腊月,心畬。钤印:心畬
  42.8×15.8 cm。约0.61平尺
  RMB:150,000-200,000
  不同于李可染弱化技法、强调气质的处理,溥心畬以其超群的灵气与成熟的技法入画,拍品绘于绢本,尺寸袖珍,钟馗手执破伞孤灯,在风雨之中急奔。将历史人物生活化,是旧王孙非凡才情的体现。
7cb7-ixreehp0855003.jpg
  拍品局部
818a-ixreehp0855060.png
  (明)戴进《钟馗夜游图》(局部)
8430-ixreehp0855255.jpg
  Lot030 溥心畬(1896-1963)和合二仙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虚空横扫白云寒,拥帚相逢带笑看。题遍天台应有意,不须饶舌怨丰干。寒山拾得诗。心畬。钤印:旧王孙、溥儒、一朵红云、二乐轩
  82.5×36.6 cm。约2.7平尺
  RMB:50,000-70,000
  和合二仙,即寒山、拾得二高僧,入画寓意吉祥美好,是溥心畬擅长的题材之一,此稿出自明人陈子和《和合仙人图》,旧王孙笔法简练自如,深得宋元以来禅画的神髓。
ab26-ixreehp0855353.jpg
  (明)陈子和《合和仙人》
  传说唐代贞观年间寒山子曾在苏州寒山寺修行,现在寺中存有寒拾泉、寒拾殿等,还供奉寒山拾得像。
013b-ixreehp0855436.png
  苏州寒山寺
  寒山与拾得曾有一段著名对话:“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b3dd-ixreehp0855502.jpg
  苏州寒山寺供奉的寒山拾得
cc2b-ixreehp0855619.jpg
  Lot429 周思聪(1939-1996)江南春景
  镜心 设色纸本
  辛酉(1981年)作
  题识:李汉华先生清赏。辛酉大雪,思聪忆写江南春景。钤印:周
  纪录:苏富比香港,2013年10月7日,编号1380
  69×46 cm。约2.9平尺
  RMB:100,000-120,000
  周思聪师承李可染,她的人物画同样具有创新精神,作品带有女画家的细腻情调,画风清雅而质朴,但在柔和优美中不失弘大刚毅,蕴含着真情实感与人性美的光辉。
1827-ixreehp0855711.jpg
  1980年代的周思聪与李可染
  上款人李汉华(1926-2006),江西萍乡人。曾就读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国画系研究生班,1978年移居香港。
bd62-ixreehp0855777.jpg
  Lot306
  徐操(1899-1961)陈仲举登车揽辔
  谭泽闿(1889-1947)节录《雪赋》
  成扇 设色纸本
  正面:往余尝用马钦山大意,写陈仲举登车揽辔故实,为朝贵解事者所赏,强索以去,非所欣也,兹再拟之,惜聚头稍小,未尽发挥耳。癸酉(1933年)六月,燕孙徐操作于西山精舍。钤印:燕孙、徐操 收藏印:安定
  背面:(文略)巨川仁兄法家正临,谭泽闿。钤印:瓶翁 收藏印:安定
  20×54 cm。约0.97平尺
  RMB:30,000-40,000
  在清末民初,传统人物画沿袭改琦、费丹旭一路,而愈加柔弱,徐操在这一背景之下,力学前贤各家,于吴道子、李公麟、马远、唐寅、吴伟、仇英等无不涉猎,终于以精深的功力起振传统人物画格。
5a48-ixreehp0854021.png
  (宋)马远《踏歌图》(局部)
  这把成扇的正面,是徐操绘《世说新语》中陈仲举登车揽辔的故事,所谓“用马钦山大意”,即拟马远笔法。马远用笔方折瘦硬,行笔爽利迅捷,功力不到者不能为之,徐操此扇用笔同样潇洒恣肆,透露出雄强的气质。
c8d5-ixreehp0854115.jpg
  拍品局部
4bce-ixreehp0854165.jpg
  Lot361
  陈缘督(1902-1967)天神之后
  佚名 幽芳
  成扇 设色纸本
  正面:天神之后。岭南陈缘督写。钤印:陈煦、缘督、养木斋
  19.7×50 cm。约0.89平尺
  RMB:5,000-7,000
  陈缘督1932年在北京受洗,教名路加(Luke),他自称“天主教画家”,创办“中国天主教艺人之家”团体,致力于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描绘圣经故事,推动了基督教美术在中国的发展。
5489-ixreehp0854286.jpg
  陈缘督版《最后的晚餐》
7812-ixreehp0854344.jpg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天神之后”即圣母玛利亚,她身着红袍,怀抱着圣子耶稣基督。虽然是基督教题材,笔墨技法和人物形象依然是中国画的传统。
48d7-ixreehp0854402.jpg
  拍品局部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米吃小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米吃小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米吃小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大米吃小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米吃小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米吃小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9:23,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