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95|回复: 0
 请安静 发表于: 2020-4-10 18:27:0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0年] 国博珍藏云欣赏 | 春天 或许你需要一只花盆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源自:国博君

9886-iryninw9544273.jpg
宋 钧窑玫瑰紫大花盆局部(图/范立)
  种花养草
  扮靓2020年的春天夏天乃至秋天冬日
  不管我们正经历着什么
  让生命的绿意在身边绽放
  它们
  有的来自宋代,有的来自清代
  有玫瑰紫釉的,有青金蓝釉的
  也有铁锈花釉的,还有仿木纹釉的
  ……
  它们有的造型端庄,有的稳重敦厚
  有的色彩斑斓,有的葱翠欲滴
  来看看最喜欢哪一款
  国博君只有一个要求
  不许提想拿去的话
  爱它懂它欣赏它保护它
  不要占有它
  让它的美它的故事
  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代代相传

宋 钧窑玫瑰紫大花盆
6f94-iryninw9541922.jpg
宋·钧窑玫瑰紫大花盆,高22.7厘米,口径23.4厘米,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花盆形似渣斗,圈足外撇,釉色紫蓝,上浅下深,身上有与色地不同的呈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俗称“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是钧釉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是由于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部分流入空隙填补裂罅所产生的。钧釉的釉层很厚,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因而促使裂纹和缩釉等现象出现。然而,蚯蚓走泥纹的出现给钧瓷平添了一种自然的美感。

宋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f0ed-iryninw9541246.jpg
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高14.4厘米、口径19.5·24.5厘米,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花盆口呈海棠式,晶莹的天蓝釉色中映现出宛若玫瑰般的紫红,极其斑斓。外底刻“重华宫”、“金昭玉翠用”等楷书题字,为清宫旧藏。
  传世钧窑瓷器中带铭文的不多,都是北宋后期宫廷用瓷。铭文刻一到十的数目字,关于这些数目字的意义,过去有多种解释推测,通过对钧台窑发掘所得标本的研究表明,它们是器形大小的编号。数目字越大,器物越小。“一”是同类器物中最高或口径最大的,“十”是最低或口径最小的。花盆刻有两个数字的,刻于底部的是统一按口径大小的编号,刻于足内的是配对编号。有的瓷器带“奉华”及“省符”两种铭文,“奉华”是宋宫殿名,汝窑、定窑瓷器中也有刻此铭文者。刻“重华宫”、“钟粹宫”、“景阳宫”、“养心殿”等字样者,则是清代造办处玉作匠后刻的。清代宫殿之内陈设的文物都有档案,专门记录清代宫殿陈设文物的名称、件数及动态。宋钧窑瓷器在底部刻列宫殿名,表明它们是分别陈设于各殿的文物。

清 红彩金鱼纹长方形花盆
245d-iryninw9540690.jpg
清·红彩金鱼纹长方形花盆,高14.5厘米,长31.4厘米,宽18.5厘米,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花盆作长方形,器内及外底施松石绿釉,宽沿处黄地粉彩绘花卉纹,器外壁施白釉,刻划水波纹为地,上矾红彩绘金鱼纹,外底阴刻“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以侧锋运笔,工整清秀。
  “鱼”与“玉”同音,金彩描绘鱼纹寓有“金玉满堂”。金玉满堂形容财富众多。在白釉上刻划水波纹为地,道光、咸丰时期瓷器上较为常见。白地红彩,施彩艳丽夺目,金鱼描绘生动,活泼自然,此器为清代咸丰官窑的精细之作。

清 粉彩镂空八宝纹花盆
b625-iryninw9540265.jpg
清·粉彩镂空八宝纹花盆,高18厘米,口径25.7厘米,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花盆撇口,深腹,平底,圈足,镂空的器身饰如意头状,外壁白地粉彩绘暗八仙纹、彩云和红蝠纹,近足处绘海水纹,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底施松石绿釉中心留白,上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外围以粉彩四夔凤纹。
  镂空又称为“镂雕”,是瓷器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此器造型别致,将彩绘、镂空装饰技法相结合,构图巧妙,工艺精湛,为乾隆粉彩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清 铁锈花釉椭圆形花盆
1071-iryninw9539833.jpg
清·铁锈花釉椭圆形花盆,高9.6厘米 口径32.2·19.2厘米 底径27.9·15.4厘米,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花盆看着像铜的,但实际上是瓷的啦。它通体施铁锈花釉,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铁锈花釉是雍正时期创烧的色釉新品种,是以铁、镁为呈色剂的结晶釉,釉色以紫、褐、红色相间,似铁锈花色而得名。器古朴端庄,胎体厚重,作工精致,为雍正色釉瓷中的佳作。

清 青金蓝釉带托花盆
ef9f-iryninw9539286.jpg
清 青金蓝釉带托花盆,盆高27.2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2.8厘米,盆托高5.3厘米,口径18.9厘米,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花盆折沿,深腹,圈足,底部有四个出水孔,盆托折沿,浅腹,广底,圈足。两器通体施青金蓝釉,足内无釉,均阴刻“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青金蓝釉是雍正时期在仿宋钧釉基础上创新品种,以乳白釉为底釉,上吹洒钴蓝釉料,高温烧制而成。釉色由青、蓝、白等色斑相交融,色如青金石,故名“青金蓝釉”。雍正官窑青金蓝釉器有石榴尊、花盆、洗、缸、蒜头瓶、菊瓣纹瓶等,无釉砂底,并刻有雍正篆书款识。此器为雍正时期仿宋代钧窑花盆的形制,除青金蓝釉外,尚有仿钧、霁蓝、霁红釉等品种。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请安静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请安静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请安静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请安静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请安静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请安静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7:29,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