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刘珊珊 北京报道 2013年,频频出招的北汽不断传递出积极的信号:为在年内实现IPO,北汽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继与戴姆勒签订股权变动协议之后,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谋划华东生产基地、筹建整车事业本部,北汽今年的动作从未间断。如今,就连一向被认为是北汽短板的自主品牌也开始加大发展马力,北汽冲刺IPO似乎已经万事具备。 “北汽还将陆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车型,企业发展也一直按照计划进行。”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国锋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北汽发展的信心。在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看来,北汽年内能否实现IPO,似乎更多是看“运气”。“北汽方面已经准备充分,但IPO重启需要排队,北汽今年也不一定能排上。” 全面出击 北汽整体上市一事甚至可以追溯到2003年,在上市道路上徘徊10年之后,现有信息均将北汽实现IPO的时间点指向2013年。 早在2013年年初,北汽就与戴姆勒启动了资本领域的合作。戴姆勒以6.4亿欧元的代价增持北汽股份12%的股权,北汽股份在双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也将增至51%,为其上市做准备。而戴姆勒在双方合资的销售服务公司的股份则增加至51%。 双方的换股行为无疑为北汽年内实现IPO提供了动力。但对于北汽与戴姆勒的换股比例,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蒋苏华提出质疑,“如按戴姆勒的设想,其将直接、间接持有北京奔驰55.12%的股份(12%×51%+49%=55.12%>50%),这显然与现行汽车产业政策50%的外资持股上限不符。”而目前,北汽与戴姆勒之间的股权协议依旧处于审批阶段,双方是否因触及产业政策底线而审批迟滞亦成为业界质疑的问题。 但这并不影响北汽为冲刺IPO做出更多努力。在随后的3至5月期间,北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事调整。目前,包括李峰、韩永贵、梁国锋在内的多名高层已就新位。 而北汽对于华东生产基地的谋划也从未中断。据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北汽集团高层曾多次与江苏省地方政府进行密切接洽,谋划在镇江建设新生产基地一事。如果此事得以成行,北汽将依托长江的水运优势布局第五大基地,最终打造产能超百万的北汽自主。 此外,有消息称,北汽还将筹建整车事业本部。据悉,在5月下旬,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了北汽集团。随后,北汽集团筹建整车事业本部,全面梳理北汽股份之外的整车业务板块。此事亦得到北汽内部人士的确认。 补足短板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始终是北汽发展的短板,也成为制约北汽实现整体上市的掣肘。今年5月11日,标榜“源于萨博、高于萨博”的绅宝终于在北京上市。“绅宝的上市进一步完善了北汽的车型系列,也为北汽冲刺IPO补足了短板。”曹鹤分析称。 绅宝上市时,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向媒体表示,2013年绅宝的销量目标为“保2万冲3万”。如今,绅宝上市已一个月有余,在上市首月仅完成销量517辆,这样的数字似乎与目标仍存在距离。 “我们一直都在控制产品节奏。”谈到绅宝上市首月的销量,梁国锋似乎并不担心。“目前来看,绅宝的销量基本已经达到预期。”而公务车市场亦对绅宝具有重要意义,在绅宝还未上市前就已经拿到了政府订单。 梁国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绅宝在全国的推广活动将会陆续在包括昆明、西安、郑州在内的全国八大重点销售城市展开。“首站昆明已经取得了成功,下月初在山东等几个地方陆续举行。”梁国锋称,随着重点销售城市推广活动的陆续展开,产品也会依次到位,市场潜力亦将逐渐被激发出来,新车销量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北汽在自主品牌方面的努力当然不仅仅只有绅宝的上市。“最近我们刚上了三厢的E系列,应该说还是比较具备竞争力的车型。”梁国锋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下半年,我们还有一款B40要上。”相对密集的自主品牌产品投放节奏似乎也在印证北汽发展自主品牌的决心。 新车的密集投放使得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融资问题日渐紧迫。徐和谊去年就曾向外界透露,旗下乘用车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意于2013年赴港上市,筹资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将用于发展自主品牌轿车业务。 IPO之考 北汽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今年年初,北汽确认了先在H股实现上市,而后回归A股的上市路线。如今,北汽发挥优势、补足短板之举被认为是为年内冲刺IPO做最后的准备。但对于具体的上市时间表以及融资规模,北汽方面并未披露更多内容。 韩永贵曾表示,待北汽股份各项上市工作准备就绪之后,还将寻找最佳的时间点登陆资本市场。韩永贵所说的最佳时机要满足三方面条件,“自主品牌在市场上达到一定的量;合资企业的业务能进入合并报表,且在装入核心业务股权时能有较好的市盈率;主体业务构成足够优化。” 此前,优良资产不足一直是阻碍北汽上市的重要原因。北汽虽有北京现代中方资产、北京奔驰中方资产等优质资产,但自主品牌表现如何,对北汽的上市前景和融资能力都将密切相关。 北汽自主品牌的建设虽已起步,但尚未形成稳定的利润来源。因此,北汽IPO的目的主要还是筹钱。但对于北汽香港上市的前景,亦有分析人士表示了担忧:“上市后募集的资金主要发展自主品牌和去做研发,但在国内,研发是不赚钱的,自主的市场也不会爆发,这对于后期的业绩增长非常困难。” 至此,北汽已基本完成了在管理、研发、产品、工厂等方面的密集布局,为IPO谋划十年之久,并做好充分冲刺准备的北汽,能在年内实现愿望吗?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