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2-4-12 13:45|查看: 115|评论: 0|原作者: 孙学民|来自: 黑龙江日报

历史上黑浙两省的早期文化交流

黑龙江省和浙江省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发展历史也相差甚远,但是在历史上,却有着密不可分的人员和文化的交流,对两省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历史记载来看,最早的大规模人员和文化交流应该始于宋朝。当时北方辽金两代的兴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取了先进的汉文化。特别是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伐宋攻陷都城汴京(今开封市),南宋定都临安后(今杭州市),自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五年,为了救回被俘的北宋徽钦二帝和皇族亲眷,南宋朝廷在八年中,向金国共派遣使团17个,44人次,平均每年两次以上。

在派遣使团中,自然需要才华横溢之人,其中江南文才出众者不乏其人。据史书记载,先后有因在审判岳飞中说了公道话被罢官的二品大员何铸、能言善辩的门宣赞舍人曹勋、四次出使金国的名士王伦、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礼部尚书洪皓等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的言谈举止,传播了当时先进的文化,得到了金国统治者的尊敬和赏识,他们不但受其影响,还想“为我所用”,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实行扣留和收买的做法,许以高官厚禄。据统计,南宋向金国派遣使者的44人次中,先后有10人被扣留,有两人被杀。

被杀者之一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名望很高,金人拜他为国师,金初曾经主持金国文坛,官至礼部尚书承秉翰林学士,后被诬谋反,家中的丰富藏书反而成为了证据。由此可见,当时汉文化的名家典籍在金国已经广为传播。

礼部尚书洪皓,是出使金国使者中的又一杰出人才。在南宋,可以说是武有岳飞,文有洪皓,当时“忠义之声闻于天下”。宋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以大金通问使职名出使金国,走到金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时,被金国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女真名粘罕)所扣留,时间一年,后强迫他去山东济南为附属金人的傀儡政权刘豫的大齐国当高官。洪皓誓死不从,大义凛然地说,我不愿像鼠狗之辈苟且偷生,死而无悔。粘罕听后大怒,下令壮士斩杀。当时旁边有一高官酋领见到了,十分佩服洪皓的气节,感叹地说:“此真忠臣也”。在刀剑挥向洪皓之际,用目光止住行刑之人,跪在粘罕面前为之求情,使洪皓有幸免得一死,流放在金主居住地附近的百里之地。后因金国学者完颜希尹敬重洪皓的学问得以幸免,被安排到完颜希尹的老家东北冷山(今黑龙江省地域),做了金国大学者完颜希尹的家庭教师。后来,金国的陈王悟室仰慕洪皓的才华,让八个儿子跟着洪皓读书学习。

这期间,陈王悟室和金国统治者一样,欲吞并全中国,经常向洪皓询问治国和如何攻取南宋江山的事情,洪皓以史为鉴,多次劝导悟室不要玩火自焚,放弃征战。两人争论之中,悟室几次以势欺人,要杀洪皓,但后来终有所悟,认为洪皓直言相告,不会欺骗他,后来帮助洪皓归宋。洪皓的才华为金人所敬,在金国十几年中所写作的诗文,被人争相抄录和传颂,不自觉的成了文化传播的使者。因此,洪皓在金国,有很大的名气和为人称颂的声誉。后来,洪皓在河北涿州筹备逃归时,当地军队将帅闻洪皓之名,纷纷争先恐后的邀请洪皓到自己家中的帐篷,让妻子女儿为其跳舞,举起“浑脱酒”劝饮。当地的燕人敬重洪皓气节,持酒食争相慰问劳苦。金国越王金兀术在屠杀陈王悟室家族时,因为敬重的缘故,特意赦免了洪皓。

洪皓在金国流放初期,生活极其艰苦,衣服粗布,经常采食山野菜,甚至有时吃喂马的饲料。然而,洪皓在金国十几年持节不屈,甘愿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还几次秘密的向南宋提供军事情报,并且多次拒绝为金国当官做事。一直到金熙宗皇统二年,借着金熙宗生儿子中外大赦之机,洪皓返回了临安。返回之前,很多金人说:“此等人若放了,几时更有;今不留,后必为我患”。所以,他们对洪皓返宋百般阻扰,屡次改变计划。后来,渤海人高吉祥,因为仰慕洪皓,通过假令牌掩护,用计谋护送洪皓到边境。金国统治者发现后,害怕洪皓归国后得到重用为后患,派人立即追回,七名骑快马的金兵追到边境淮河时,洪皓已在江中船上,终于实现了自己返宋归乡的愿望。后来,金国使者每次到南宋,必问洪皓当多大的官,住在什么地方。洪皓不但把汉文化传播到北方地域的金国,也把北方民族金人的文化和习俗介绍给南宋王朝,黑龙江省最早的宋代史料《松漠纪闻》,就是洪皓所撰。

《松漠纪闻》是他所记金国所见所闻,共两卷:正卷记三十一事;续卷记二十七事。书中对黑龙江地域的山川地理、风土习俗、经济物产、礼仪制度及军国大事多有涉及,是记述北方民族历史较早的一部史志资料书籍,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回国之时,因恐惧被金人收获,悉付诸火。后来贬居英州时,重新追述成书。

在南宋和金国的文化往来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国第四世统治者完颜亮。他幼年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见江南衣冠文物、朝仪位著而幕止”,对当时流传已久的中华民族先进的文明和风俗十分敬佩和向往。天德三年(1151年),仿照唐代、宋代之制,在全国首创女真族国子监,下令“以宗室及外戚皇后大功以上亲、诸功臣及三品以上官兄弟子孙年十五以上者入学,不及十五者入小学”。学习内容主要是汉族文化,意在振兴民族,文化强国。完颜亮本人更是读史书,能诗文,拜汉儒张用直为师,精心钻研汉学。他在派人画的临安图上题诗云:“万里车书已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后来,完颜亮对汉文化的崇拜,对江南名山秀水的向往,终于促成了孤注一掷的侵略行动。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亲自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南宋。传说此举是他读了当时著名词人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佳句之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此之前,宋朝与金国已于绍兴九年(1139年)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先后签订了“和议”,宋朝皇帝向金国称臣,每年缴纳岁币银绸缎,而且割让了北方的大片土地。但是到了金主完颜亮统治时期,南侵的野心骤然膨胀,对江浙富饶地域垂涎三尺,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完颜亮一路率军南下,直取临安(今杭州市)。由于负责防御的宋将怕死,致使金兵打到了长江北岸的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仅距江南一步之遥。在金兵先头部队已经渡江,登上南岸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的南宋文官虞允文,率领宋军拼死御敌,对内采用激励、奖励办法,对敌采用水攻、火攻,设埋伏箭射,把登岸金兵全部消灭。金主完颜亮在采石矶失败之后,又移兵瓜州(今扬州市),准备进攻京口(今镇江市)时,国内发生政变,完颜雍自立为皇帝,完颜亮被部下所杀。

黑龙江省和浙江省早期的文化交流,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不断的融合和交流中,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是有所裨益的。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20:26,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