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15”,很多行业都离不开打假、维权等关键词,旅游业也是焦点行业之一,存在着不少山寨、欺诈、诈骗的现象。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关于旅游消费的投诉共3581件,占总投诉比例约0.5%。提及旅游消费中的欺诈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主任张德志指出,除了在旅游过程中的维权之外,出发前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包括机票、酒店预订与目的地旅游攻略的准备。“由于互联网鱼龙混杂,在进行旅游消费时要擦亮双眼,仔细辨别和选择安全放心的产品”,去哪儿网副总裁戴政表示。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旅游市场上的山寨、欺诈行为,防止上当受骗呢?去哪儿网副总裁戴政为消费者盘点出在线旅游市场的七宗罪。
中消协数据显示,2011年在线旅游网站中90%的投诉是针对于黑代理、无资质代理、山寨网站、钓鱼网站和假冒网站的。为了防止山寨网站诈骗,消费者应该牢记品牌在线旅游网站的域名。
在预订机票、火车票之后,如果需要联系代理商,应该通过预订网站索取官方联系方式,尽量不要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去查找。很多消费者正是因为拨打了在通用搜索搜到的假冒电话而遭到诈骗。
诈骗最常见的是通过银行ATM机转账。所有的在线机票、火车票预订都要通过在线支付完成,消费者如果收到需要银行ATM机转账、线下现场付款等要求,均为诈骗伎俩。
由于不少企业的官方客服电话都是400开头,因此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认为400电话是官方电话、很安全的心理,打着400电话的幌子实施诈骗。
使用“特价”字眼为诱饵也是诈骗分子惯用的伎俩。面对特价信息要仔细鉴别,尤其是要查看其来源是否正规,千万不能被特价冲昏了头脑。
2011年旅游团购兴起,由于团购平台和产品提供商的品质参差不齐,存在着众多问题,如产品信息不透明、低价陷阱、服务差等。在选择旅游团购时,应该尽量选择品牌旅行网站和有品质的旅行社。
旅游途中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被宰”的情况。在出行前尽量先查看目的地旅游攻略,充分了解当地信息,包括物价行情等,这样到了之后消费时才能辨别并选择是否进行消费,不至于“被宰”。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