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文化艺术艺术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3:41|查看: 25|评论: 0

塑料乌托邦

废弃的塑料也有话语权,难道不是么?近日,《塑料公园──韩国当代艺术展》正在上海民生美术馆举行。

可能没有人比韩国艺术家更热衷塑料了。如果你去上海民生美术馆看一个关于韩国艺术家的大型群展《塑料公园──韩国当代艺术展》的话,自然会得出这个结论。展览截至9月12日结束。

塑料这东西,总是吞噬我们有限的生活空间。不过,韩国艺术家们却因此喜欢得不行,“我们爱塑料,因为它不腐烂。”艺术家们宣称。那么,这些艺术家拿这些塑料垃圾干什么?

参展韩国艺术家崔正化,和蔡国强是哥们。不同的是,蔡国强拿“火药”征服当代国际艺术界的时候,崔正化的“塑料王国”才蹒跚起步。展览中的作品《生生活活》,远看是10米长5米高的珠帘,有一种亮闪闪的感觉。近看,方知上当。那是一堆艺术家从中国义乌淘来的塑料珠子──可能是作为廉价装饰品的材料。随风摇摆,互相碰撞,没有声音。

再往里走,哦,两面镜子?从中看得见清晰的人像。突然传来清脆的几声,镜子碎了。镜子碎得真实,连裂开的纹路都是从中心向外侧缓慢延伸。又被骗了,那是塑料。这个作品的创作艺术家叫李庸白,是韩国首屈一指的新媒体艺术家,他用自己在德国所学习到的新媒体技术颠覆了人们的日常体验。这不,过了一会,碎裂的镜子竟奇迹般愈合了。要是玻璃能做到么?

如果这种花样不能打动你,一个叫卢尚均的艺术家对塑料所作的描述真是个技术活。他把成千上万个指甲盖大小的塑料亮片,一个嵌着一个如同多米诺骨牌似的粘贴在画板上,形成一个个圆。由于塑料亮片的正反面反射的光强度不一样,从远处看就如同用画笔规矩地画出的一个个同心圆。这个概念,有点像一位意大利设计师,曾设计过一个人体沙发,利用沙发布纹的视错效果,让人看上去很容易联想起一个人体形状。

当然,“塑料公园”的剧场因素还不仅限于此。曾做过剧作家、电影艺术指导的裴荣焕就在展览中展示出自己对美的独特理解。一个类似猫头鹰吊灯,繁复得要命,远看,必定惊艳,那整个就是欧洲古堡里彰显巴洛克的必备要素。近看,绝对惊诧:那是一堆各种酒瓶、铁、铝破烂组成的玩意,当然,还有塑料。

从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可看到的共同倾向,是他们对“随手捡到之物”以及这种拾来之物所具备的本身功能意义之外的可能性,表现出浓厚兴趣。

这样的独特体验得感谢白南准,感谢石锅拌饭。作为韩国民族英雄的白南准,是当代艺术史上新媒体艺术的先驱者,他的作品就如同“石锅拌饭”一样,把音乐、戏剧、装置、Video等多种艺术媒介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艺术样式。如今的韩国艺术家们,仍然坚信这样“石锅拌饭”式的组合,能带来艺术体验上的全新视角。

这并不是偶然,至少在中国,并没有大规模的艺术家群体对塑料这种废弃品产生这么大的兴趣。策划了这样一个新奇的展览的策展人尹在甲告诉我们:“我想将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韩国社会比喻成仅有绚丽外表的人工庭院,把艺术家们的挫败感、虚无感等装在本次展览中。我不是自豪地向大家介绍那些‘取得了和西欧主流美术界一样成就的韩国美术家’的‘专用于出口的展览’,而是通过这次展览,将与我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思考、内心世界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本次展览主要讲述的不是韩国现代美术的成就,而是韩国社会的‘丧失’。”

废弃的塑料也有话语权,难道不是么?事实上,如果换个角度,又有什么类似塑料这种“外表柔软、质地坚硬”的东西呢?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9:05,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