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费希尔和利维都同意,大多数的人还是会按常规方式去恋爱和交欢。但利维仍然认为,会有人由于种种原因,出现感情和性生活方面的空白,他们会从机器人的陪伴中受益。他谈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第二个自我》(The Second Self,主要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一书中提到的一位化名“安东尼”(Anthony)的学生。安东尼试图找个人类女朋友,但更愿意和机器交往。利维说,他要把他的书献给所有男男女女的“安东尼”们,还有那些由于无法与人交往而失落、绝望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与机器人建立某种关系的时代即将到来。 不过,这种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健康与否仍然值得商榷。正如特克所说:“如果你孤单,但又害怕亲密关系,那么和机器交往可以使你既保持独立又不会寂寞,让你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就算不需要友情,也一样可以拥有伴侣。这可没什么值得庆贺的。在我看来,与机器人的这种关系的诱人之处,正是与人交往中所缺少的。” 特克认为,应该由人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机器人。她解释说:“安东尼这样的人需要的是经历,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对种种复杂而又艰巨的挑战。”利维声称,社会缺乏足够的人力来解决孤独、赡养老人等社会问题。对此,特克的意见相左。她认为:“如果我们像投资其他事业那样,卖力地去雇人来照顾老人,这些困难就根本不成问题了。” 费希尔和特克都认为,人类和机器人的婚姻实属无稽之谈。但利维却反驳说:“倒退100年,如果你提议男人娶男人的话,你肯定会被扔进疯人院的。美国12个州的跨种族婚姻禁令,也是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由美国政府宣布废除的。这些都印证了婚姻本质所发生的变化。” 至于他妻子的想法,利维笑着说:“她根本不相信会有人爱上机器人。直到现在,她仍十分怀疑。”利维太太的反应不无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科幻电影《复制娇妻》(The Stepford Wives)中斯戴佛小镇里那些脑子里塞满反对程序的机器人娇妻,没准也会那样想的。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