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7|回复: 0
 chuanyezf 发表于: 2018-5-25 17:47: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8年] 从一件“官窑”直颈瓶说起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源自:收藏快报 文:叶英挺

TZCT-haysviy8579073.jpg
图1 该直颈瓶的相关著录说明均标为“官窑”
  本文要说的“官窑”直颈瓶是英国V&A(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一件珍藏。该瓶原为艾伦·巴罗夫妇(Sir Alan Barlow and Lady Barlow)收藏,1967年捐赠给V&A。艾伦·巴罗是20世纪英国,在中国和东方陶瓷收藏领域比较著名的一个藏家。尤其在1943年至1961年,他担任了“东方陶瓷协会”主席。我们从瓶底贴的标签可以看到,这件瓶子还曾参展过数次,时间上即在艾伦·巴罗任职陶瓷协会主席期间。
  关于这件直颈瓶,相关著录及V&A官网的说明均标为“官窑”,年代则为“南宋晚期至元代”(图1)。虽然实物未曾上手,但从造型、胎釉上判断,笔者认为该瓶系龙泉所烧,且年代为南宋早期。
DwO--haysviy8579152.jpg
Ul0i-haysviy8579328.jpg
mboD-haysviy8579513.jpg
图2“官窑”直颈瓶,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仔细端详,瓶呈小盘口,束颈,胆形腹,圈足较高微外侈,铁足,足端修胎规整。黑胎,胎骨细薄,质坚,釉色粉青泛黑,质温润,开片疏朗。(图2)
  与南宋官窑器相比,无论胎质、釉质均存在一定区别。具体来说,胎骨质地上南官较疏松,而此器较坚硬;釉质上南官质感偏乳浊,而此器偏玻璃质感。另,遍查杭州老虎洞、郊坛下两处南宋官窑遗址出土器物,均找不到相同或类似造型标本,而龙泉窑中已发现同类造型及残片标本,更有大量类似胎釉特征的瓷片出土。
  与普通龙泉窑直颈瓶相比,式样区别明显。具体来说,普品器式比例较中庸,高度以15厘米左右最为常见,筒形直颈稍长而细,多作球形腹,圈足较低且直。而此器瓶式偏宽矮,高仅13.4厘米,最大腹径却达8.6厘米,颈部与胆形腹自然过渡,颈腹饱满丰硕,圈足则高挑显眼。龙泉窑直颈瓶烧制数量较多,但这类宽矮型直颈瓶非常罕见。从多例窖藏及墓葬等可靠器例分析,此类宽矮型胆式腹直颈瓶在烧制时间上应早于中庸型球式腹直颈瓶。前者在式样上更接近铜器、金银器,其烧制时间在南宋早中期,后者更似变体,以南宋晚期至元初产品为主。
  对于这类直颈瓶的用途及名称等相关问题,可进一步参考笔者拙文《龙泉窑“箸瓶”小考》(参见《龙泉窑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年)。
BNQ6-haysviy8579663.jpg
qaR0-haysviy8579820.jpg
图3 南宋龙泉窑黑胎直颈瓶及底图,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ezeM-haysviy8579877.jpg
4zUg-haysviy8580037.jpg
图4 南宋黑胎青釉盘及器底对比图,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x7HB-haysviy8580133.jpg
Bfqe-haysviy8580290.jpg
图5 南宋早期类官残底标本,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图3为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珍藏的一件黑胎宽矮式直颈瓶。此器造型与上述V&A直颈瓶非常接近,从比例看,颈部似更见丰硕。足端囤釉较厚,修足风格亦与V&A直颈瓶一致。类似圈足风格还见于以下这件黑胎盘子(图4)。比较两者底部可见出,黑胎盘与黑胎直颈瓶圈足风格如出一辙。类似还有以下残底标本,均是细薄且规整异常的大圈足(图5)。
8htD-haysviy8580379.jpg
5Anp-haysviy8580464.jpg
图6 直颈瓶瓷片标本,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HQhi-haysviy8580505.jpg
Wf4c-haysviy8580575.jpg
图7 白胎粉青釉直颈瓶标本,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Gk_Q-haysviy8580631.jpg
图8 南宋龙泉窑直颈瓶,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图6为直颈瓶瓷片标本,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此标本非正品,釉色还原不佳,偏黄,但釉面仍带玻璃质感。胎色稍淡,呈香灰色。
  图7为白胎粉青釉直颈瓶标本,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此标本因两器粘结而见弃,呈色粉青,釉质纯正,玉质感强。器式较前述黑胎直颈瓶已有一些变化,但仍保留了胆式腹。
  图8为南宋龙泉窑直颈瓶,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此瓶造型为龙泉窑直颈瓶最常见之式样。窖藏、墓葬出土及传世藏品大多为此式直颈瓶。
  是龙泉还是官窑之惑,不仅有海外博物馆的藏品例子,近年来于国际大拍上更是屡见不鲜,比如香港苏富比2008年春拍玉津园款“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13世纪官窑鬲式炉”、伦敦苏富比2015年春拍“南宋官窑米黄釉直颈瓶”等都争议不断。尤其后者米黄釉直颈瓶,笔者曾为之写过《南宋“官窑”米黄釉直颈瓶辨正》一文(参见《东方收藏》2016年第3期)。值得指出的是,米黄釉直颈瓶在造型上明显为龙泉式样而非南宋官窑,相同式样的器例在龙泉窑中较为多见,且为釉色非正烧产品。而本文所述宽矮式直颈瓶虽为龙泉所产,但其式样有别于龙泉窑普通直颈瓶,且数量十分稀少。此两例同将龙泉误作官窑的器物,在性质上并不一样。
  明人早就说过“古宋龙泉窑器,妙者与官窑争艳”。言下之意,存在质量非常高可媲美官窑器的龙泉青瓷,且这类制品与官窑风格类似。以往我们将这类现象称之为“仿官”,但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新标本的不断发现,“仿官”说已很难解释所有问题。
  另,龙泉核心产区大窑的丰富性尤值得我们去探索。据朱伯谦所说,大窑仅宋代窑址就有260多处。当年他在大窑区片调查龙泉窑,只是一个点一个点探方,挖一个小坑,了解一下这个地方有什么窑而已,并未进行全面发掘。即使近年来枫洞岩、小梅窑等处的发掘也只是局部区域。而目前我们了解到的宋龙泉高质量类官标本,包括本文所述黑胎直颈瓶均出自大窑一带,可想而知,大窑还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耐人寻味的是,这件V&A直颈瓶,虽标为官窑,但并未注明产地。或许在外国人的眼里,以纯鉴赏的角度而言,这样的瓶子,拥有如此精湛做工,如此非凡气质,无论何处所产,其本身就可判定为“官窑”器。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chuanyezf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chuanyezf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chuanyezf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chuanyezf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chuanyezf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chuanyezf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01:57,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