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57|回复: 0
 余美 发表于: 2019-12-31 11:59: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西安临潼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重大发现公布

 [复制链接]
源自:界面
原文标题:西安临潼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重大发现公布 来源:西安晚报

  12月3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了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重大发现,首次发现新级别陶俑、首次发现秦盾、首次发现战车的多用途……多个“首次”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认知。
  首次发现下下级军吏俑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2009年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正式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掘陶俑220余件,陶马12匹,车迹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等。
  根据以往对兵马俑的冠式和铠甲、服饰的不同,学界将兵马俑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一般武士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共出土陶俑220余件,首次发现了下下级军吏俑这个新的陶俑等级。
  经过研究,此次发现的大部分兵马俑姿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右臂前曲,右手半握拳,为持长兵器俑。另一类为右臂自然下垂,右手半握拳,为持弓弩俑。本次发掘中,考古队发现第八过道除了车迹前面的2行8个俑为持弓弩俑,其余的14行64个俑皆为持长兵器俑;9过道车迹前面的3行12个俑为长兵器俑,车后的3行12个俑为持弓弩俑;10过道的17行68个俑皆为持长兵器俑;11过道除了6件戴冠的军吏俑为持长兵器俑,其余的俑皆为持弓弩俑。不同类型的陶俑在俑坑中的排列位置不同,显示其在军队的组合和承担的任务不同。
  此次发现的下下级军吏俑这个新的陶俑等级,为研究俑坑军阵的排列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发现一号坑战车新功能
fce6-imkzenq1087164.jpg
此次发掘,在车舆残迹内还发现3处笼箙,一处笼箙平面呈长方形,口沿镶边一周,边条宽、厚约0.8~1厘米,已成黑色炭迹。器内有箭镞,此次考古队队长申茂盛表示,在以前的考古发现中,此物也曾出现过,但认识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是养马的马槽,但通过这次对笼箙的质地分析和笼箙未经扰动的箭镞分析,申茂盛认为此笼箙应是车上携带的盛储容器。主要盛储战争中消耗量极大的箭镞等。同时,一号坑内战车的功能有所增加,除担负指挥外兼有物资运输之功能。

  第一次出现秦盾
2c55-imkzenq1087172.jpg
从兵马俑的造型看,很多俑当年都手持武器,已发现的武器有戈、弩机等,但这次考古队在一号坑中还发现了长66厘米的盾。
  发现时盾正面朝下,首向西北,皮胎、髹漆局部绘彩,可见细腻青灰色漆灰,流云状外形,齐首,弧肩,曲腰,平底。背面正中有一贯通上下的木质纵梁,纵梁长65厘米,梁中部鼓起一桥状纽形握手,下侧有长方形孔。
  此盾与一号铜车上所发现的盾形制一样,尺寸为它的2倍。这是在秦陵考古中首次发现秦盾遗迹,显得弥足珍贵。
  第一次明确檠木功能
  弓弩遗迹在兵马俑一号坑中并不罕见,在第一次发掘中就曾出土了132处。但在第三次发掘中,考古队清理出来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弓弩遗迹。这把弓弩在木条上均匀分布有3个直径为0.6厘米的圆孔。
  申茂盛认为这个长方体的木条,应该是古文献中的檠,《仪礼·既夕礼》记载:明器之弓“有柲”,郑注:“柲,弓檠,弛则缚之于弓里,备损伤,以竹为之。”其作用是通过三个小孔用绳将檠与弓缚绑在一起,再用一个短的撑木支撑,形成一个三角形,将弓固定。这个弓弩的发现,厘清了人们对檠木的认识,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功能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余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余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余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余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余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余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0:34,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