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突袭微软反垄断 ⊙ 记者:庞瑞 29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官方网站公布消息,证实于28日对微软公司进行了反垄断突击检查。 据披露,7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组织由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福建、湖北、江苏、重庆、河北等9省市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四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
其实,早在2013年6月,就有企业举报“微软公司存在对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相关信息没有完全公开造成的兼容性问题、搭售、文件验证等问题”,而经过前期约谈等沟通程序,工商总局最终认定“前期核查不能消除微软公司上述行为具有反竞争性的嫌疑”,并且“已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从公告看,调查针对的是微软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四、五项的规定。”浙江赞程律师事务所主任程学林对上证报记者说,“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和无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排斥其他办公写作软件、损害消费者利益等垄断行为。” 消息显示,被检查人员包括微软公司副总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市场、财务等部门相关人员。工商执法人员复制了微软公司部分合同和财务报表,提取了电脑、服务器中储存的内部沟通文件、邮件等大量电子数据,查封扣押了2部工作电脑。 “调查在2013年就已展开,到现在正式立案,并在多个经营场所采取了查扣等执法手段。”程学林说,这表明工商总局已基本确认了其垄断的性质。 事实上,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全球PC市场仍然占绝对垄断地位,而在欧美等国也相继遭遇过反垄断调查。媒体报道显示,2004年8月,美国加州多个城市政府联合对微软公司提出起诉,控告其“滥用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对商品制定不合理的价格”;2004年12月,欧洲法院勒令微软“剥离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的媒体播放器软件”、“向竞争对手开放一些软件的源代码”。 “这次反垄断调查的意义,不在于最终如何处罚、罚款多少,”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方兴东对上证报记者说,“而在于让微软从此敬畏《反垄断法》,开始认真约束自己的行为。” “微软对于反垄断诉讼绝对经验丰富,”一名业内人士评论,“他会很聪明地根据各个国家实际执行的情况选择自己的行为尺度。”此前有批评认为,微软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早已逾矩,但因其在业内的重要地位而使众多企业对此办法不多。“长期以来,微软中国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打盗版形式高价强行销售,这是越位充当执法者角色。”方兴东说。 据了解,反垄断案件调查与处理过程通常旷日持久,而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第四十五条规条和国际惯例,微软可以承诺改变、寻求和解。“微软是个硬汉,会把行政调处和司法诉讼程序都用足的,拖延符合其商业利益最大化策略。”程学林说。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