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经济金融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4-7-28 18:37|查看: 255|评论: 0|来自: 《财经》杂志

UC科技俞永福:马云新合伙人

俞永福:马云新合伙人
  俞永福进入阿里,与他当年进入UC的情况非常类似。他又一次被人请进去当“合伙人”,他依然不是创始人,但他也不是职业经理人。他现在地位还不稳固,但从第一天开始,他就调整到了当老大的心态

如果你手上的一家公司有巨头愿意花30多亿美元来买,你会不会答应?这个选择和身份、立场有关吗?

在UC科技宣布并入阿里巴巴当日(6月11日),CEO俞永福写了一封致员工信,称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了梦想、责任和挑战。但这封看上去情真意切的信在网上遭到了质疑,因为俞永福曾不止一次地告诉公众──UC是非卖品。有人辛辣地指出,这归根到底是因为俞永福只是一位职业经理人。

这样的说法让俞永福很不舒服,因为他始终给自己的定位,都是一名创业者,他最讨厌别人说他是职业经理人,他更愿意称自己为“合伙人”(本文中的“合伙人”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人”)。

在互联网创业圈内,UC是一家架构颇为特殊的公司。公司两位创始人,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产品,却都不愿意做一把手,做CEO。而后来者俞永福当上CEO的第一天,就敢于拍桌子、建班子,引导公司在关键时刻转型。他所带领着的UC始终保持着节奏不快不慢,不过分保守也不过分激进,但也始终没能成为巨头。

俞永福横跨在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之间,既没有前者常有的偏激独权,也没有后者常有的短视利己。接触过俞永福的很多人都赞他眼光过人,谋略和胆识兼有,在处理商业谈判和资本博弈时游刃有余,总能为公司谋得最大利益。

但与马云、刘强东这样的创始人相比,俞永福身上似乎又少了一些东西。最成功的那些创业者,一生中总有几次是在不那么确定的情况下选择了ALL in,而俞永福追求稳赢不输的理性,让UC从未有过集中全部兵力孤注一掷的时刻。

俞永福今年38岁,这一年,他从一家3000人公司的合伙人变成了阿里巴巴的战略决策委员会成员,马云的合伙人,命运再次把他放到了兼具职业经理人与合伙人的双重身份上,而他看上去比任何人都适合这个角色。


联想的烙印

俞永福承认,他给人的外在印象很大程度与他在联想的经历有关。俞25岁加入联想投资,第三年就成为了副总裁,是联想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个副总裁。

联想是一家足以改造一个人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公司,如果你见过三个以上联想的高管,你就会发现这些人的气质、神态,甚至举手投足都很相似。柳传志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联想的员工要“入模子”。一位UC早年员工称,他觉得联想的性格就是中国商人的性格,聪明、坚毅、好斗、功利,从这点来说,俞永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联想人。

但俞永福又有所不同。UC高级副总裁王桐回忆第一次见俞永福,清瘦,一群黑西服白衬衫的员工中,他竟穿了件深蓝西装还配了个紫色领带。俞永福还是联想控股足球队的队长,踢球时经常和人打架,有一次打到眉骨爆裂性骨折。

俞永福说他在联想是“闻味儿”。他从柳传志身上琢磨最深的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俞永福说自己在联想就不是一个谨慎沉稳的人,现在也不是,只是会多听多想,但那几年把他脾气磨平了。他现在也不踢足球了,改打乒乓球。一位联想人告诉《财经》记者,联想文化的精髓就是狼和羊群,老大是狼,底下一群羊。而俞永福想当那只狼。

直到俞永福2006年遇到了UC创始人梁捷和何小鹏。2004年,他们从一家上市公司亚信科技辞职创业,因为缺乏商业逻辑,在融资中屡次碰壁。但俞永福却几乎没犹豫地答应加入这家账上没有一分钱的公司。因为他当时想的是──未来十年中国不缺少投资人,缺的是企业家,所以他决定弃投资去创业。

一位熟识俞永福的朋友告诉《财经》记者,在人生中很多次重要的转型中,俞永福考虑最多的往往不是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梦想什么,而是什么能带来最大的回报。“骨子里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而UC高级副总裁王桐称,俞永福每做一个业务,都必须生根发芽开出花来。

UC很快拿到了400万元人民币天使投资,外界都认为这是雷军一个人投资的,其实400万元雷军只出了200万元,另外是王江等天使投资的。一位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雷军一个人出不起这400万元吗?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配置,即使在一穷二白的时候,俞永福也想到要分散控制权风险。

俞永福说,他拥有的股份和两位创始人“差不多”。而从他进入公司第一天起,他的一举一动就像一名真正的拥有绝对控制权的CEO一样。第二年,与董事会的矛盾开始爆发,他称自己用一次收购战“一战成名,从此董事会和谐,特别和谐”。

2007年,俞永福提出收购游戏公司迅彩,董事会一位投资人不同意,反复问这个团队是不是最好的,不是最好的为什么要收购?俞永福有点不高兴,他说,“你这问题我没法回答,但我肯定是最适合我的。”投资人依然反对,俞永福一下火了,他用眼睛紧紧盯着对方一字一句地说:“这件事情我认为极其重要,我等不起,你同意的价格是多少?是现在的半价对吗?那你们出一半,另一半我出。”

俞永福认为,虽然与投资人闹得很不愉快,但他认为自己一点没有做错。俞说:“我请你来是支持我,你不能影响我的战略决策啊,而你明显影响我了。”王桐说,俞作决定时从来不想着要“端平什么”,从来只满足他和公司最需要的。

事为重,人为先。柳传志这句话被俞永福学以致用。这次争吵向董事会展现了他的强势,而在联想的经历告诉他,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人,所以他才这么在意迅彩创始人朱顺炎和他的团队。

朱顺炎加入之后,这家公司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确定了浏览器+渠道分发的商业模式,同时琢磨出了很多创新的卖流量玩法,从一家单一产品的公司慢慢向一家重运营和渠道的公司转变;二是三名执行董事梁、何、俞加上高级副总裁朱顺炎组成“总裁室”,决议所有重大决策。梳理方向和战略、管理企业运营的任务落到俞永福肩上。

之后俞永福进行了一场持续15个月的团队扩充运动,陆续收购了十几家大大小小渠道类、工具类的公司,估值一路上涨。UC还是创业公司中较早成立企业文化部的,俞将自己定位为UC的“政委”,后来觉得太官僚,又提出成了大五文化(大学五年级文化)。柳传志说要把联想打造成“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俞永福的愿望看上去也是如此。

2007年,晨兴投资和联创策源合计投资UC优视1000万美元,这轮融资投资人甚至都没来得及见梁捷和何小鹏,和俞永福谈妥之后,直接就投了。从此,俞永福成了大五班的班长。


与巨头共舞

UC作为一家诞生于塞班时代的手机浏览器公司,在巨头轻视的角落里得以成长。它拥有上亿活跃用户,这在国内除了BAT之外没几家公司能够做到。UC曾为百度无线提供了三成以上的流量。所以一方面巨头对它始终有饥渴,希望纳入麾下,一方面巨头又在手机浏览器和移动搜索领域,视它为敌人。

这种与巨头之间微妙的竞合关系给了俞永福发挥空间。他与大佬保持距离,始终视其为生意伙伴,选择性地听取“意见”。俞永福说,他和巨头打交道的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雷军所投资过的公司中,雷军只对一名创业者强调说“你做什么我都支持”,这个人就是俞永福。

雷军在UC做了四年董事长,但俞永福从不忌讳和雷军争论。雷军骨子里充满着理想主义,他让俞永福招更牛逼的人。而俞永福考虑的是牛逼的人招来但班子散了怎么办,“雷总开车,上去就80迈,而我认为应该40,60,80迈。”

一位UC离职员工透露,当年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俞永福力主在手机浏览器的基础上发展内容和社区等业务,而雷军则认为应加强作为浏览器的管道功能,不必过于扩张。当2010年雷军以“小米工作室”名义发布了一款“迷人浏览器”,双方矛盾彻底暴露了──迷人浏览器与UC的业务直接产生冲突。不久后在正式成立小米科技的同时,雷军便辞去了UCweb董事长的职务。

上述员工称,2013年UC接受阿里66%的战略投资时,在旁人劝说之下,雷军从UC撤资,将股份全部卖出。其实,雷军内心不是特别愿意,因为雷军一度将UC视为其投资最成功,也最重视的一家公司。今年,他还送了一辆墨绿色的特斯拉汽车给俞永福。

一位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如果没有雷军,UC最多就是发展慢一点,但傅盛没有雷军,就不会有今日猎豹。这正是俞永福的价值。

百度曾是UC最默契的合作伙伴,但UC终究弃百度而选择阿里,原因就在于,在百度只有李彦宏一人能作决定,所有人都是执行层,而俞永福始终都要做合伙人。“我和李彦宏之间只可能是汇报关系,而不是合伙人关系。”2014年4月,UC联合阿里推出了“神马”搜索,圆阿里搜索之梦,却与百度彻底决裂。

俞永福说,他与BAT打交道多年,谁是工程师,谁是个体户,很清楚。雷军更在意个人的成功,而马云,能够把他的梦卖给你。

王桐曾是俞永福在联想集团的同事。他说,从柳传志到朱立南(联想投资总裁),都是实质性思维。俞永福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这点,在妥协和强势之间拿捏得很准,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一位和俞共事多年的UC人告诉《财经》记者,俞对下属亲和、慷慨,是个好老板,在2013年公司收入十几亿元人民币的时候,他敢用十部奥迪车去奖励员工。并且俞特别清楚你要什么,如果他愿意,就会直接给到你想要的东西。他给俞永福写方案,被俞改得面目全非,但俞看他太辛苦,还会发个邮件给他的直接上司说,写得很不错。

但同时,这位UC人又很害怕俞永福,“如果你让他失去了信心,或是让他感觉到不忠诚了,他会立刻把你调开,让你的下属领导你,你会觉得他太狠了。”

在网络问答平台知乎上,一名前UC员工谈到为什么离开UC时说到,在UC总是外来的和尚更容易受到重用,能力跟不上的老员工往往很难生存。因为管理层会认为有些老员工太Low了。

俞永福是玩杀人游戏的高手,有时候和员工从晚上10点能“杀”到次日凌晨一两点。他当警察,四五个回合内能把杀手统统杀光。他当杀手,“杀掉”身边的一个女员工之后被人怀疑,他就立刻摆出一副特别坚定,特别无辜的表情说:你怎么能怀疑是我呢?我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这样做的啊。

一名员工说俞永福是一个求胜心很强的人,他玩这个游戏总是稳赢不输,以至于后来员工们既不让他当警察也不让他做杀手,只敢给他一个不用那么在意输赢的角色──法官。


阿里合伙人

阿里有27位合伙人,俞永福暂时不在其中。阿里战略决策委员会有八个人,俞永福是第八个。俞永福说,他在阿里的持股“不算低”,但也许他需要五年之后才能成为阿里的正式合伙人。因为马云说,合伙人的产生必须基于在阿里工作五年以上。但是对于UC另外两名创始人梁捷和何小鹏来说,他们可能只能是阿里UC移动事业群的副总裁。

业内有人将俞永福看作是阿里前任CEO卫哲的接班人,阿里内部一直缺乏强有力的战略执行者,而俞已证明了自己善于谋断和执行。

一位UC员工称,俞最擅长的就是抓要点、做执行。如果同时在五个会议室举行五场会议,俞永福就算每个会议只参加五分钟,也能拿出其他人讨论几小时方得的解决方案。

UC诞生于广州,拥有3000多名员工,俞永福亲自带领的北京员工只有总数的十分之一不到。一位员工称,UC其实是由很多被收购来的小公司组成。对于公司的整合,俞永福花了很多精力,包括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梳理,包括在内部建立一套规范严格的管理流程。一位从百度跳槽UC的员工告诉《财经》记者,UC的规范程度甚至可以跟国内一流的互联网公司媲美,效率高得让人咋舌。

有人评论说,UC得以活到今日,很难说是因为产品的成功,还是因为俞永福收购、运营、整合的成功。

作为CEO的俞永福并非完美,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产品和技术经验,他并不擅长,没有太多经验,也缺少了对两者的绝对控制力。一位接近俞永福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当年俞永福想做UC乐园,做一款基于手机的社交,还从百度挖来了李明远,但是与何小鹏产生了分歧,最终这款产品失败了,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最初在产品方向上的摇摆。

俞永福今日进入阿里,与他当年进入UC的情况非常类似。他又一次被人请进去当合伙人,他依然不是创始人,但他也不是职业经理人。他现在地位还不稳固,但从第一天开始,他就调整到了当老大的心态。

俞永福说,大家都质疑他来阿里做移动事业群总裁,能不能整合好阿里的移动业务。但人们没有想过,他根本不需要整合。手机淘宝、天猫无线这些移动业务就不应该拆出来,而应该继续放到业务线内去移动化。他要做的不是阿里的无线化,而是给阿里带来移动创新,就像微信之于腾讯的意义一样。

“阿里复杂,我就让它变简单。”俞永福说,他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将复杂关系化繁为简。从这点来说,他也许无法成为阿里的张小龙,但很可能成为马云最强有力的合伙人。

神马搜索是俞永福心目中移动创新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一款他亲自去构思、去掌控的产品。他招来了百度蜂巢系统原架构师张栋,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班子。而当有了阿里的支持之后,他才可以去打造一款极致的产品──一款不考虑利润,不要任何广告,只追求用户体验的移动搜索。但是当《财经》记者问他会不会集中全部兵力去投入时,俞永福想了想,说:“会倾斜。”

⊙ 记者:宋玮】

己到尾 ●● 已到头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9 18:01,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