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接地气”才能有市场 ⊙ 作者:黄荣 春节前,当当网CEO李国庆调侃说,如果晚上忘了关闭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快成中移动的了。真是应了移动那句名言:移动改变生活!这一调侃引发众多关于4G资费“贵还是不贵”的议论,以至于中移动对此专门做出了回应:这种事绝不会发生,一晚上花了一套房子的用户,中移动送你一套房子…… 对于运营商来说,4G是机会也是挑战。事实上,中国移动为4G绸缪已久,且已成功“抢跑”。其不仅率先开卖自己的4G终端产品,还为此打造了全新品牌“和”。据了解,中国移动今年总共投资417亿元,建设约有20万个TD-LTE基站,并计划将网络覆盖城市扩展到300个以上。如今看来,积极参与分一杯羹,是一件值得好好思量的事。
据报道,李国庆是这样计算的。“按照中国移动推出4G套餐,40元包300兆流量,按照每秒百兆的速率,这个套餐3秒就用完了,3秒40元,一个小时就是48000元。如果晚上忘了关闭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都快成移动公司的了。” 虽然是调侃,但也凸显了人们对4G资费的担忧与不适。事实不容回避,用户对4G覆盖、资费和配套服务等等产生了各种担忧。“中国移动推出4G之后,除了终端设备少、耗电严重、通话有延迟等配套问题纷纷被用户吐槽之外。最不能让4G用户容忍的是其具有缺乏优越性、资费太高、网络覆盖差等三大软肋。” 尽管中国移动拿到了首张4G牌照,但是如何使4G服务“让全国用户基本满意”就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此前,北京移动回应称,用户不用担忧,因为该公司推出4G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流量提醒和流量封顶“双保险服务”:除了发送流量超量提醒,当客户每月流量费用累计到达500元时,会执行费用封顶,之后还会启动流量保护措施,关闭当月流量,下月自动开启。 但即便如此,很多用户表示,在接下去的换机潮中,依然会选择对4G持观望态度,因为资费是他们不堪承受之重。在春节换机潮中,不少用户依旧对4G持观望态度,资费成了首要担忧。 按照现有4G资费套餐,业内人士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使用4G网络观看一部大小1GB左右的电影,即便算上当前赠送的每月1GB流量,仍需要办理价格138元的4G飞享套餐,或50元的流量可选包。得出的答案是,用4G网络看视频,还不如直接去电影院看电影呢! 艾媒咨询CEO张毅介绍,该公司调查发现,以下载为例,数据大小超过100兆时,用户会选择WiFi网络,数据小于50兆时,用户更倾向选择移动数据网络。“此时如果4G信号不好或不稳,那么用户宁可选择联通、电信3G信号完成下载,与4G差异并不明显。” “总体来看,目前用户对4G热情不高。”张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对4G服务市场进行连续调查发现,除了资费偏高、覆盖不好外,终端设备少、耗电严重、通话有延迟等配套问题也不断被用户吐槽,成了阻碍4G快速普及的重要原因。 “目前语音通话服务占比减少,数据流量权重又日益走强,这使得运营商在调低资费方面有很大的顾虑。但随着未来联通、电信陆续入局4G市场竞争,将来中国移动只有在资费调整、配套服务上快人一步,才能赢得更多的用户。”张平说。 的确,降低资费以更加亲民。英国电信集团O2品牌旗下Giffgaff移动网络推出”月付12镑可享受无限流量+无限网内通话+网外200分钟通话”的服务在英国广受消费者青睐,因为这种不限流量的包月方式诱惑很大。虽然目前要让中移动降低资费比较困难,但是这样会阻碍4G的快速普及,更何况未来竞争加剧后,降低资费也是必然的结果。4G时代,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其实,答案很简单,一项新技术,甭管多牛,只有做到便宜、好用、“接地气”,用户才会为此埋单。
4G与3G相比优越性究竟在哪里?这是很多用户至今搞不懂的事情。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在网上分享了他的4G体验:“让人愤怒”。“最近一直在试用移动的4G业务,简直令人愤怒。经常连不上不说,而且速度之慢让我怀疑到底是不是4G。” 此外,有不少网友吐槽4G语音体验不好,按下“拨出键”后,要停顿十秒才会有嘟嘟声。还有网友吐槽说4G体验区建在了没有4G信号覆盖的地方。4G时代,这些老问题依旧比较突出。相比一线城市4G网络质量较高,厦门、沈阳、南京等二线城市4G网络覆盖率并不高,用户体验褒贬不一。 很多白领表示,他们每天使用移动数据网络的场景相对规律:在办公室,可以使用写字楼无线局域网(WiFi);午餐时,餐厅一般也有免费网络使用;回到家中,光纤入户也完全满足上网需求。按照他习惯使用的微信、微博、邮箱、新闻客户端、股票行情等应用,3G网络基本都能完成。实在感觉不到4G比3G优越在何处。 这些体验与中移动4G广告重点宣传的“最快1秒可下载100M,一部高清大片几分钟可下完”相距甚远。如果4G唯一优越点只是在简单的”高速公路”,那么就很难吸引广大用户的热捧。 网络覆盖存在盲点则成了4G发展的致命软肋。IT业界普遍认同的是,在4G时代中国移动握有一手好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由于之前对3G网络投资巨大,转身不易。分析人士表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4G也一样,必须快起来才能给用户安心。 针对一些用户因为4G网速快,会在上网中不知不觉流量超标造成天价账单的担心,中国移动也表示,会有两个手段避免用户过多超额使用流量。一是短信提醒,当用户4G套餐流量达到一定额度时,会多次收到流量提醒短信,让用户掌握自己套餐的实际使用情况;二是流量费用双封顶政策,即当套餐外费用累计达到500元时,就停止计费,但用户还能继续使用流量;当流量累计达到15G时,就暂停用户的流量上网功能。 尽管4G存在着三大主要致命软肋,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门槛的降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也将进入4G市场。有分析人士指出,预计未来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将更趋激烈,所以作为率先进入中国4G市场的中国移动,应该从民众的调侃中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 张平说,要想抢占先机,让用户放心,中移动应形成“配套应用开发”及打造“4G生态环境”的意识,这就决定了4G不能只是简单的网络“高速公路”而已,因此这需要其开拓明确、具体的4G特色应用来塑造新的消费需求、引领市场。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