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经济金融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4-1-21 09:37|查看: 135|评论: 0|来自: 南方都市报

银行理财春节行情集中爆发 预期收益率高烧不退

虽然度过了季度的财年,但是银行还要经受“年关”考验。临近春节,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小幅回落,但是市场上仍不乏预期收益率超过5%甚至6%的高收益产品。拜月底的春节节点所赐,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谓高烧不退。

去年12月份,银行的年终揽储大战进入高潮。来自银率网的统计,12月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每周至少0.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走高,最后一周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了5.96%,创2013年新高。

对于今年的行市,最新统计显示,本月第二周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共21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仍达5.68%。值得留意的是,体现市场收益率畸高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倒挂现象依然存在。比如1个月至3个月期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99%;而6个月至1年期理财产品不仅减少数量,而且平均预期收益率只有5.68%。

不少银行的产品也比上个月更加“勇猛”。据介绍,民生银行在1月初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最高收益率达6.7%,比2012年年底发行的同款理财产品还高出了0.3个百分点。同样,招商银行的一款产品收益率还同比提高了0.35个百分点。

那么,现在的高收益市场行情会不会变成“最后的晚宴”?金牛理财网的理财顾问提醒,春节即将来临,银行即将面临下一个资金紧张时点,出于资金竞争的需要,即使资金不太紧张的银行,其收益率也不太敢贸然大幅下调。因此投资者仍可利用节前时间继续挑选高收益产品。

交行的一位理财师则表示,1月份很可能是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盛宴的最后时刻,“过了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大幅回落,普通投资者可能要等到6月份才有购买高收益产品的机会。”

而在银率网分析师看来,目前手中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可以先把资金投入货币基金中,同时关注未来两周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适时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流动性要求的理财产品。


市场观察
非保本型还“吃香”,结构性产品仍“高危”

高收益的“蛋糕”虽然甜美,但其中的酸苦滋味还是要细细品鉴。来自同花顺数据显示,2013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幅增加,共有181家银行发行44817款银行理财产品,较2012年同比增长38.33%。

记者注意到,在量率齐升的大背景下,非保本型产品越来越入普通市民的“法眼”。按照统计,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共发行了31435款,同比增加11037款,市场占比上升7.18个百分点至七成左右,成为最主要的产品收益类型;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共发行了8669款,市场占比下降1.99个百分点至不足两成;保本固定型产品共发行了4711款,环比减少378款,市场占比下降5.2个百分点至10.51%。

与市民的抗风险能力和心态稳健提高同步的是,标榜高收益的结构性产品继续成为“重灾区”。按照普益财富月度数据显示,2013年已经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99.6%的产品实现了预期最高收益率,但是没有实现的100款产品均为结构型理财产品。这意味着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未实现预期收益榜单的“常客”。与此同时,多方数据显示,去年到期理财产品中有超过四成的产品未披露到期收益情况。

⊙ 记者:卢亮

己到尾 ●● 已到头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10:25,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