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3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顺丰日前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地区进行了无人机配送,通过低空飞行器运载包裹。顺丰介绍称,研发这种送快递的无人机主要是为了解决偏远地区的配送问题,它的飞行高度大概在100米左右,机器内置导航系统。 据了解,目前顺丰的确在内测“无人机快递”服务,主要解决偏远地区的快递配送问题。顺丰“无人机”由顺丰自主研发,不过可能采用了开源的固件,内置导航系统,只需要提前设定好目的地和飞行线路就可以自动送货。“无人机”飞行高度约在100米,可将误差控制在2米内。据了解,现在测试的无人机,在四级风以下可以正常起降,最大载重量约3公斤。目前,“无人机”已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地区进行了内部试运行。 张春蔚:我想顺丰在做几个尝试,第一它可能是点对点的,短距离的传送,而不是说特别远的这种长距离,或者说再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以内,但是这种尝试我觉得是特别值得提倡的。 飞行器有点太过噱头了吗? 张春蔚:也不是噱头,我觉得这样一种方式的提出,它在想短距离以内的,快速的到达,或者说是在可控范围以内的,这些都是可以值得提倡的。 比如住在山区,用这个东西送肯定要加钱。 张春蔚:未必要加钱,比如说在山路上一个人的人力成本和在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成本相比,可能用这种无人飞机比它的成立成本要便宜很多。 一个“无人机”本身的成本在6万元左右,而且在过程当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出了一个事故成本就太高了。 张春蔚:现在在考核的意外事故是基于自己的考量,作为顺丰要让它量化一定会对于安全系数控制很多的。 其实还有一个风险叫做政策风险,因为它毕竟是一个飞机,现在国家关于民用无人飞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当中并没有涉及商业应用有什么内容。据说现在正在制定无人机飞行管理规定关于商业用途会有一个明确的说明,是不是这样一条政策也会对“无人机”的推广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张春蔚:我反而觉得这是硬币的两面,因为当多数人都是不具备参与的可能性的时候,打开一条门缝的可能性反而会增大,因为越是在被严格管控的领域它越只适合对于部分人的开放,所以我倒觉得在这个领域当中,顺丰赢的面比较高。 这一次无人机推出来以后,很多业内人士把它归结为,快递公司的军备竞赛。在未来快递公司求快的这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吗? 张春蔚:不会越来越激烈,但是它会成为一个涨价的砝码,会成为一个标准化的砝码,会成为一个好品质公司特别服务的砝码。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