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汽车交通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6-3 08:58|查看: 104|评论: 0|来自: 零排放网

特斯拉电动车来袭 中国车企输在定位?

从世界范围的电动汽车市场看,销售得比较好的几款车,皆是充分洞察了当地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比如在美国,其石油储量丰富、油价低廉,政府发展动力不足。然而,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和新一代富人却对时尚、环保车型拥有巨大热情。基于此,不少电动汽车公司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群体。

特斯拉电动车成为美国成功人士的身份相争

最近有消息称,美国豪华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要进入中国市场,打头阵的是model S电动轿车。该车2012年6月上市,短短7个月,就以1.3万辆的订单帮助特斯拉实现了财务上的"逆袭"。model S价格很贵,最高10万美元,最低也得5万美元,凭什么创造这样一个让中国同行羡慕嫉妒的销售奇迹?

抛开美国外部环境,单从特斯拉自身的"秘密武器"看,价格贵也能卖出好业绩,至少带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个新启示:发展电动汽车,一定要定位清晰。

从世界范围的电动汽车市场看,销售得比较好的几款车,皆是充分洞察了当地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比如在美国,其石油储量丰富、油价低廉,政府发展动力不足。然而,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和新一代富人却对时尚、环保车型拥有巨大热情。基于此,不少电动汽车公司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群体。比如特斯拉瞄准的是美国新一代年轻的富人,通用汽车希望热衷环保的中产阶级去购买他们推出的沃蓝达。为满足一个消费群体中的差异化需求,有的公司甚至还根据续驶里程不同对电动汽车进行差别化定价。

反观我国新能源汽车,要么缺乏对电动汽车的定位,要么跟着政策跑,不看市场需求,不调研用户,结果产品卖不动,自己也失去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缺乏定位的企业,大多是缺乏对电动汽车的信心。有的企业长于"纸上谈兵",短于市场调查,仅凭空想,断定电动汽车没有市场,于是,不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上市。有的企业出于其他考虑,立下军令状要搞电动汽车,但对搞什么车型、大车还是小车,心里面没谱,待到新品上市时,才发现销售对象不买账。

打铁还需自身硬。"看政策下产品"的车企基本上属于缺乏主心骨的一类。他们不仅在制定规划上看政策,连生产哪类车型也要依政策而行。比如最近几年上市销售的几款电动轿车,绝大多数是A00级小车,个头小,空间小。之所以扎堆此类车型,原因是听了政策的话。从研发环节,我国就主张"两头挤",其中的一头即指小型电动轿车。背后的逻辑是:电池技术不够好,所以要从小型车做起。也即,政策上,发展小型车是为了迁就技术缺陷,并没有以市场为主导。

跟特斯拉快速发展相比,可以说用政策定位代替市场定位,是造成我国电动汽车推广进程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个源头性错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24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1311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1416辆。这个成绩,还赶不上特斯拉一款车7个月的订单。

在竞争理论中,定位是为了寻找最经济的差别化,而差别化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需要企业去发掘。发展电动汽车,特斯拉显然找到了适合他们的定位,而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恰恰是因为纠缠于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等难题,过度依赖政策,偏离市场需求,才形成如今的有车无市的困境。

怎样为我国电动汽车定位,想必第一步还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回归市场,洞察消费趋势,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行动。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21:25,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