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从头到尾讲的是一个单枪匹马的男人,如何几乎把法国总统戴高乐一枪毙命的故事。 《豺狼的日子》 相比主人公几乎成了高科技神话人物的007和碟中谍系列,《豺狼的日子》这部拍摄于1973年的电影是一部纯现实主义的特工间谍片。这部电影从头到尾讲的是一个单枪匹马的男人,如何几乎把法国总统戴高乐一枪毙命的故事。 电影的原著者弗雷德里克福赛思,这位前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路透社记者,熟练使用英、法、德、俄、西班牙等多国语言的国际混子,足迹遍及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兼职情报收集者,并不为普通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国际著名间谍小说作者,他如同一位记者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几乎纪录片的谍战现场报告。 尽管观众都知道戴高乐没有被杀死,尽管结果在影片开始时便已明了,但电影始终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悬念,其中吸引住人的,便是豺狼这一个体与整个法国刑警部门的斗智斗勇。在其中,那些好莱坞谍战大片中的暴力成为了最不起眼的小小机关。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最为致命和危险的在于某个个人的身份的消失无踪──他如同雨滴掉落在河面之中,将自己消失在人群之中。 影片中,现代国家的安全与不安全,重点所在并不在于军警们的枪支弹药,而是对于所有国民和越境进入者的身份的锁定和确认。具有身份的人,都是记录在国家档案上的人,都是通过电话线路和高速公路可以迅速找到和控制的人。因此,每个身体都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编码,例如身份证,例如驾驶证。 在这个每个人类都被要求携带着一个数字编号才能存活的现代国家世界,成为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是间谍行动成功的首要任务。这个携带着刺杀使命的男人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他只使用一种动物的名字──豺狼(Jackal)作为自己的代号。致命的动作开始于一系列平淡无奇的场面,例如在候机厅不动声色地偷走一个和自己个头相仿年龄相仿的男人的护照,让其以为自己是在忙乱中丢失;例如用几根貌似水管的金属管连接成为一具发射子弹的小机械;例如在儿童玩具店买来一盒儿童字母印刷玩具,用它改写一份从教会搞来的出生证明,使得那个早夭的生命长大成人,成为现在的杀手自己,也使得杀手自己成为那个死掉了的幽灵的在世替身。他潜入到一个真实被记录过的假身份之中,在一个死人的身份证和名字下自由行动。 但是,当紧追不舍的警方通过全面监控技术剥去了豺狼的各种身份隐身衣,直接锁定了他的肉身时,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当整个世界本身不再接纳他,成为一个随时等待他掉落其中的陷阱时,这位潜入者寻找人类的身体作为最后的藏身之处。 在一家旅馆的休息室中,无法使用任何身份来注册房间的豺狼成功捕获了一个中年的男爵夫人。他使用自己的眼睛、头发、皮肤和全部情爱潜入到对面而坐的那个女人的内部,藏身于她的房间和她的生活。在进入巴黎之后,豺狼没有任何秘密客栈或会所来躲藏,他直奔而去的是一家土耳其浴室。其中欲火中烧的男同志正在蒸汽中焦急徘徊,豺狼赤裸着自己的大腿和火热的眼神。于是,一位羞涩的男同志,成为了这个无身份的人的接纳者,暗杀者的肉身就此隐没在了巴黎一间无任何特征的公寓房间之中。被国家编成号码的旅馆和公寓房间在性爱的冲动中向危险的潜入者彻底敞开。 在情爱之中,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全部失效,人们共享所有的空间和财产,个人的身份和界限消失不见。因此,豺狼这位政治暗杀者,犹如庖丁解牛的刀子自由穿行。它在何时发生、在哪里发生,完全是一场偶然。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