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2-4-17 11:19|查看: 99|评论: 0|原作者: 郭声琨|来自: 《求是》杂志

紧紧围绕富民强桂新跨越 大力建设广西和谐新文化

作为后发展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文化发展定位,实现什么样的文化发展目标,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近年来,我们着眼于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和谐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构建和谐文化新格局

文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广西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唱响主旋律,讴歌真善美,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统筹推进民生文化、民族文化、包容文化、生态文化、开放文化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特色和谐文化建设新格局。

大力加强民生文化建设。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优先,在全社会形成一切为了民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我们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作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和发挥文化建设的民生作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城市社区和乡村综合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文化创作和生产,提供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和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广泛开展“千团万场”文艺演出、“绿城歌台”系列活动、“激情广场大家唱”、“百姓大舞台”等为代表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大力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团结和谐的纽带。我们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强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灵魂和根基的意识,充分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依法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权利。加强文物和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建成全国最大的“1+10”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实施花山岩画等80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设立2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2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基地,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一批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基本建成富有广西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加强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先后打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壮剧《瓦氏夫人》、桂剧《大儒还乡》等一批民族文化艺术品牌。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民族文化活动,坚持举办以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苗年”等为代表的节庆和歌圩活动,营造尊重、热爱、参与民族传统节庆的浓厚氛围,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

大力加强包容文化建设。包容是广西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我们摒弃差异即冲突的对立思维,牢固树立包容才能发展、包容才能进步的意识,推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坚持以豁达兼容的态度,鼓励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充分尊重艺术家们的个性和创作自由,推动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艺术创作。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辩证关系,在彰显文化多样性中强化主导、壮大主流。坚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借鉴、交融发展,增强本土文化的吸纳和发展能力。坚持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并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我们强化生态环境是生产力、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在经济建设中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把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利用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贯穿经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我们持续开展生态教育,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坚持不懈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推动通道绿化、城镇绿化、村屯绿化。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大力整治村庄周围环境和家居环境,着力营造良好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整洁舒适的生活家园。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5%,居全国第4位,实现木材产量、农村沼气农户入户率、封闭使用非粮车用燃料乙醇省区等多个全国第一,制糖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在全国前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环境达标率全国领先。“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我区的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

大力加强开放文化建设。开放合作是广西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是广西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把建设开放文化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扩大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大西南、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等多区域合作,推动建设多区域合作新机制。我们梯次推进区内、区外、境外、国外等的文化交流,推动与各种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广西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合作新格局。


二:以创新载体为纽带,夯实建设和谐文化的深厚根基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和谐文化建设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为了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和谐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和创新有效载体。一是深入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实施思想导向、价值导向、道德导向、文化导向、榜样导向“五大工程”,着眼于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养成做起,采取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系列促和谐活动。二是广泛开展弘扬“广西精神”实践活动。“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广西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精神动力。通过弘扬“广西精神”实践活动,激发壮乡儿女的家国情怀,汇聚各族群众的发展力量,使了解广西、热爱广西、建设广西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三是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经过精心组织和部署,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呈现奋勇争先、整体推进的总体态势,“城乡清洁工程”、“文明大海湾”等特色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城乡共建、区域性连片创建不断深化拓展。四是深入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好人有好报”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感恩活动,在全区形成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风尚,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以文化产业化为抓手,提升和谐文化的竞争力

文化产业具有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居民消费、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千亿元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抓骨干文化企业的培育。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推动骨干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兼并重组、上市融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全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总资产超过500亿元,共有28家企业单位入选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企业单位入选柄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抓文化品牌打造。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挖掘民族、民俗、历史、边关、山水、生态、海洋、江河、节庆等原创文化资源,创作一批文化艺术精品,打造形成以南宁国际民歌节、《印象·刘三姐》、漓江画派、“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展为代表的一批知名文化品牌。三是抓文化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城、广西体育产业城、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中国~东盟文化产品物流园区、桂林高新区创意产业园区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把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广阔的文化项目吸引到园区来,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四是抓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广告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休闲娱乐业和时尚文化产业,推动广西特色文化精品和服务出口。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五是抓文化市场培育。拓宽文化消费领域,建立由娱乐、演出、音像、出版物、电影、网络文化、艺术品等市场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近年来,我区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四: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动力,完善建设和谐文化的新机制

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优化配置各种文化资源。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破解我区和谐文化建设的难题和瓶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化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完成全区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社和新华书店转企改制任务,组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公司等文化骨干企业。大力推进党报党刊体制改革,组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推动广西日报成为全国率先自办发行并取得成功的省级党报,整合自治区党委有关部门所属的9种期刊为1家党刊。大力推进广播影视体制改革,完成区、市、县三级网络资源整合任务,组建广西广电网络公司;积极推进电影制作和发行放映体制改革,完成广西电影制片厂、市级电影公司和电影院转企改制任务;大力推进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完成广西电台文艺广播、广西电视台影视剧制作机构剥离转制任务。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任务。

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命和责任重大。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作者: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0:39, Processed in 0.0468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