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2-2-11 10:22|查看: 103|评论: 0|来自: 学习时报

让讲坛成为推进先进文化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低俗、落后、腐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繁荣”的态势。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推进先进文化大众化的有效途径,用先进文化占领文化市场,挤压低俗、落后、腐朽文化的生存空间。多年来,全省以江苏讲坛为载体,立足高起点、高要求,体现高水平、高品位,牢固树立正确导向,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努力传授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密切关注广大市民的所思所盼,答疑解惑、慰藉心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讲坛的内容和形式,对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


江苏讲坛是文化惠民的有益尝试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生活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34061亿元,人均GDP接近 6500美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52元,比2005年增加823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004元,增加 2728元。随之而来的是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据统计,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总支出由2000年的 670.56元增长到 2008年的1799.75元,2008年全省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家庭人均支出达到500.05元。这表明江苏城镇居民在收入获得较快增长后,文教娱乐消费已逐渐成为消费新热点。面对新的情况,江苏省适时提出文化强省战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提高江苏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提升江苏文化强省的品味,实现江苏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下,江苏讲坛应运而生。江苏讲坛以打造文化江苏品牌为目标,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服务社会大众、共建和谐江苏”为宗旨,是常年面向公众免费讲授人文社科知识的高层次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它以文化讲坛为载体、以文化传播为途径,在历史与现实、学术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传授、文化沟通的桥梁。它是一种主体性强、互动性高、感染力渗透力大的文化活动形式,使先进文化和科学理论通过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形式走向基层、贴近大众,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一些优秀市级讲坛如南京的“市民讲坛”、常州市的“龙城讲坛”、泰州的百姓大学堂、盐城的黄海讲坛等常年开设各类讲座,不但从不出杂音,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城市的特色文化品牌。

目前,江苏讲坛已成为一个以省壁名的大型文化讲坛群,全省13个省辖市、30多个县区(包括街道、社区)的“市民讲坛”、“市民学堂”、“市民参观”、“市民听证”、“市民欣赏”等各类特色讲坛达2395家。讲坛每年举办讲座、报告会、专家咨询、人文讲坛等各具特色的报告达22400多场场,全省。嚎年直接受众接近600万人次,间接受众达2800多万人次。通过电视、网上点击、文字(报刊、讲稿汇编)等方式形成的二级传播率接近60%。江苏讲坛在全省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经成为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播社科人文知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阵地,真正成了“城市的教室,市民的课堂”,“到讲坛去”已变成广大市民一种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


江苏讲坛建设的主要特色

讲坛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同时,这种使“学术从象牙塔走进大众”的形式,也越来越得到专家的称赞和认可。利用好形式,选择好内容,使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讲坛的功能,是讲坛举办者的神圣使命。江苏讲坛在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精心策划,积极努力,充分利用特殊的角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江苏讲坛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机制。一是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二是多方合作、壮大力量。

强化精品意识,重视宣传普及。江苏讲坛之所以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江苏讲坛在强化精品意识的同时,注重宣传普及,努力放大讲坛的社会效应。一是强化精品意识。二是重视宣传普及。

密切联系群众,注重释疑解惑。江苏讲坛是面向各类人群的无门槛、开放式的文化传播阵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讲大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真正发挥了传播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一是构筑公共平台,倡导全民学习。二是针对不同群体,分设不同课堂。三是内容丰富多彩,适应群众要求。


江苏讲坛建设的基本经验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江苏讲坛已经成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江苏讲坛之所以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基本的经验主要有三点。

选题注重时代性。讲坛能否办得成功,选题是关键因素之一。江苏讲坛在选题上注重时代性,努力把握时代气息。就文化建设而言,时代发展提出的文化建设要求与过去相比具有新的特点,讲坛必须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第一,现时代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特点,江苏讲坛就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为己任;第二,现时代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特点,江苏讲坛努力用不同的主题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的文化需要;第三,现时代文化发展还呈现全球化特点,江苏讲坛注重选题的全球视野,引导人们在文化上的开放心态。

功能注重引导性。文化建设重在引导,为了发挥江苏讲坛的引导功能,江苏讲坛建设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确保各类讲坛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确保成为宣传科学理论、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运作注重规范性。为规范运作,增强效果,省讲师团根据省委宣传部的要求,强化了对全省镑级讲坛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结合江苏实际,积极探索理论宣讲阵地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及时研究出台了江苏讲坛工作的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加强对讲坛的规范管理,要求讲坛主办单位做好内容把关、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听众组织、标识设置、会场避理、效果反馈等工作,努力使全省镑讲坛政治方向正确、运作规范合理、内容健康科学、形式活泼多样。各地市党委、政府对讲坛发展也进行科学规划,加强制度建设。

(执笔人:宣云凤 孔鹏娟 江苏省吧部理论教育讲师团)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2:16,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