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2-2-10 10:51|查看: 87|评论: 0|原作者: 苏振锋 翟淑君|来自: 中国民族报

多举措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西部民族地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就必须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第一,重视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乡土文化能人生活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具有较为牢固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运用自己文化方面的一技之长,服务乡里,创业谋生,是一支土生土长、扎根当地的文化力量。西部民族地区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支力量的独特作用,要以提升人民群众道德水准为主旨,以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为出发点,政治上关心尊重,业务上培养引导,不断加大对乡土文化能人的培养与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他们发挥所长,贡献力量,激活基层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乡土文化能人的示范、组织和引领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中,达到提素质、强修养、增品位的目的。

第二,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不仅是西部民族地区民间文化的载体,也是发展基层文化事业的支撑点。他们依靠言传身教,延续着民族民间文化的血脉,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和精深的造诣。西部民族地区要高度重视发现和培养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选派文化人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西部民族地区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如云南省制订了“四个一批”队伍建设方案。一是从省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一批“文化副县长”。他们的职责就是围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推动农村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从农村有知识且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农民中聘用一批“文化干事”,主要负责“文化乐民”的群众文化活动,抓好“文化育民”的“农文网培学小。”的日常管理工作。三是从大学生村官中聘请一批“文化辅导员”,主要负责“农文网培学小。”的培训工作,为农民学员开设一个形式多样、手段现代的课堂。四是从热心文化事业的村民中招募一批“文化志愿者”,主要是在闲暇之余协助“文化干事”管理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活动室的日常事务。有了这支队伍,基层文化建设逐步进入了常态化。

第四,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层文化事业和发达地区相比较为薄弱。因此,西部民族地区要尽快建立文化志愿者管理和服务体系,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广泛参与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格局。

西部民族地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要重视以下4支力量。一是重视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热情日益高涨,涌现出许多民间歌手、网络作家、墙报诗人、街坊画家等等。他们具有业余文化特长,热心基层文化活动,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西部民族地区要热情鼓励扶持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二是与国家大型文化志愿者工程联动。如2011年6月,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共同组织开展了“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12个内地省(市)和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的近千名文化志愿者,分赴内蒙古、广西、宁夏等8个边疆省(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边疆行”把文化、志愿、民族、边疆4个元素统一起来,为内地和边疆民族地区搭建了文化交流互动的新平台,让边疆各族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三是鼓励大学生志愿者。近几年,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开展大学生文化专项志愿者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将文化建设、志愿服务、基层实践3个要素结合起来,引领高校毕业生立足实际,投身基层,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四是鼓励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等参与基层文化工作,可以有效改变基层文化队伍人才偏少、学历偏低的状况,进一步优化基层文化队伍结构。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0:36,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