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2-1-20 03:06|查看: 59|评论: 0|来自: 光明网

传统国家的文化延伸与创新

所谓“传统国家”有两个标志:一、旧有文明曾经灿烂辉煌。二、近现代被工业化和现代化。一般来说,第三世界国家许多在此范围之内。此类国家中的一些──如中国,有着激烈抛弃传统以求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如中国新文化运动。一是不得不矫枉过正以打翻一切传统,否则连修铁路都得为风水和祖坟让路,传统的强大使改革遭受到不可逾越的障碍与抵制,所以中国不得不直接从封建帝制跨入民主共和而无法走君主立宪之路。二是又不得不在之后承受其恶果,传统被抛弃后,社会就沦为西方文化的倾泻场,尤其当我们高扬“与世界接轨”的大旗之后。我这里并非对“与世界接轨”持异议,恰恰相反,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之基,明清的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所以中国必须向世界敞开大门才有地球生存权。问题在于,开门之后既接纳了西方现代科技文明,又同时接纳了西方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摆在哪里?难道只有弃之如敝屣?

西方对传统反而不持这种态度。因为最初西方工业革命是从其自身肌体里自然长出的,是它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因而对自身传统有着血亲感和荣誉感。而传统国家则或者是被殖民后被动地殖入西方文化传统,或者是为寻求道路而学习、模仿与引进西方文化传统,因而自身传统成为无价值或低等存在而遭到轻视与漠视。近年来连节日都成了与西方共度了,最流行的是情人节、圣诞节,再往后恐怕鬼节也要粉墨登场了。学习和模仿他者传统的结果,是自身传统的被覆盖与遗忘。

日本的脱亚入欧过程短而轻快,因此早早开始了现代化反思,回过头来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在全世界首先设立“文化保护财”机构来重点扶持能乐、歌舞伎等传统文化种类。中国、印度则长期挣扎在殖民半殖民状态里,中国还有过后的战后重建和急迫工业化转型,这个过程长而沉重,传统于是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然而世界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认识到传统国家的文化遗产作为人类遗产之重要性与不可复生性,尤其认识到它们作为现代创新的出发点与灵感源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日益重视对其保护,这就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理念基点和立足点。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10:35,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