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11-27 03:27|查看: 25|评论: 0|来自: 中国民族报

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创富民兴赣大业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主要有五点。第一、必须始终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第二、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第三、必须始终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这条生命线。第四、必须始终抓住探索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机制这个关键。第五、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这个根本。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是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的必然要求。全省镑级干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一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二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新特点,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江西是个民族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江河源头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特别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就学、务工和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加,民族关系日益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不能因为少数民族人口少而放松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不能因为没有发生因民族问题引发的事端而放松应有的警惕,不能因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进步就降低重视程度和工作的力度。三要着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努力提高驾驭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深刻把握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要提高涉及少数民族的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把排查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纳入各级维稳机制,及时掌握社会信息动态,确保不发生引起媒体炒作的民族事件,确保不因为民族问题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要深入贯彻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这一根本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全省镑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着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主动帮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各级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上,对民族地区要优先安排,适度倾斜。要大力扶持、培育、壮大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提高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把抓好少数民族乡村“一村一品”发展与培育主导产业结合起来,培育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把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大力拓宽民族地区群众增收新渠道。


大力加强民族文化社会事业建设,提升少数民族工作服务水平

要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善公共服务条件,着力提高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要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做好全省少数民族传统文艺和传统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工作,继承传统,创新特色,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以及畲族精神的发掘和弘扬,促进我省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要适应少数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把做好城市和学校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探索新办法新途径。加强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服务体系建设,以社区为依托,把少数民族经商、就业、维权、解困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纳入社区工作职责范围。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城市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城市清真饮食网点建设和改造工作,尊重少数民族特殊的风俗习惯,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高校要落实分管领导,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要教育学生习俗上相互尊重,文化上相互包容,生活上相互帮助,构建团结和谐校园民族关系。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应当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增强针对性。应当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和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的各阶段,使民族团结意识植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二是把握全面性。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做到党的民族政策进党校、进社区、进学校,形成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注重多样性。要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文化、法制宣传工作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群众性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四是突出实效性。要突出思想内涵,讲究工作方法。增强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先进模范感人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真正达到教育群众、扩大影响、培育风尚的作用。


完善民族工作机制,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把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部门对口支援,完善民族乡村挂点帮扶机制,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关心支持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和民族宗教干部队伍建设。要选调党性强、有事业心的优秀干部充实民族工作队伍力量,切实帮助民族工作部门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级统战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各族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为实现加快江西崛起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文系苏荣在江西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概要,标题为编者所加。)

背景链接

2009年12月25日,江西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南昌举行。省委书记苏荣、国家民委党组书记杨传堂出席大会并讲话。省长吴新雄主持大会。会上,32个模范集体和33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13:26,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