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11-27 03:26|查看: 31|评论: 0|原作者: 朱法飞|来自: 中国民族报

民族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探索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全面提升全州社会管理水平,创造性地研发了农民服务站“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并在全州推广使用。为全州广大人民群众搭建起“便捷、高效、节约”的办事平台,成为全州便民服务的“直通车”。


“农事e网通”:农民办事不出村

文山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战”为一体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7.31%,且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1.9%。国境线长达438公里,大多数群众依山而居,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方便快捷地知晓并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追赶上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根据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创先争优中做好农民服务和网络党建的要求,结合文山实际,文山州委、州政府适时提出了创建文山州农民服务站“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的构想。

“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是一项新鲜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对此,文山州克服重重困难,成立强有力的工作组,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采取扁纤、lx和致富通等三种网络接入方式构建传输网络,研发农民服务站“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该系统分别在县(市)、乡(镇)、村(社区)设立三级服务中心(站点),通过电信有线和无线网络,将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站点)连接到县(市)级中心OA系统。群众办事时只需到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站点)提交资料,由乡(镇)、村(社区)代办员将办理事项所需的申请书、户口本、身份证等原始材料扫描采集后上传到网络办公系统,在网络办公系统上实现村(社区)、乡(镇)、县(市)逐级流转审批,办理结果可现场领取、定期领取,也可通过派送方式将证件、补助资金等送到群众手中。业务办理中涉及到盖章时,就以电子印章的形式进行加盖,电子印章由专人密码管理。目前,该系统的业务范围已拓展到农业、林业、国土、建设、劳保、教育、卫生、文化、计生、民政、党务、信访等22个县(市)级部门的96项业务,涵盖了所有涉农服务。利用互联网替群众跑腿办事的做法,实现了群众“事在村办、钱在村领、证在村拿、书在村看、致富信息在村获取、困难在村反映、问题在村解决”的办事不出村的目标。

2010年10月,文山州首先在富宁县农民服务站建设较好的田蓬镇田蓬、金竹平、庙坝、木坝4个村委会开始试点工作。今年3月29日,文山州委、州政府在富宁县召开全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开始在全州全面推广使用“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目前,全州已在8个县(市)、102个乡(镇)885个村(社区)投入2645.1万元资金,建设了农民服务站“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预计年内实现全州覆盖。

自文山州农民服务站“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的建设推广使用以来,推行“窗口+代办+上门”服务模式,凡属于乡(镇)一级审批办理的事项,只要条件具备,服务站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立即办理,让基层干部群众“进一家门、办多项事”;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服务站也受理,村一级发出申请后直接转到乡(镇)分管领导或县级部门办理,限时办结,变群众自己跑为干部全程办。“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较好地转变了政府职能,转变了干部作风,增强了办事效益,降低了行政成本,转变了长期形成的干部“两腿朝下,走进千家万户”和“农民群众主动找上门来,干部再作政策解释”的传统模式,顺应了群众要求,促进了社会和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据统计,“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现已累计为群众快捷办理事项14495件,按农民群众过去办一件事需要交通、食宿费等最低需求150元计算,已为群众节约217万元。


认识启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探索

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把握科学发展方向,是文山“农事e网通”的根本保证

如何结合实际,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文山州在这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面对特殊的州情,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是把网络看成洪水猛兽,还是看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推手?文山选择了后者。社会管理需要发展,更需要创新。可以说,文山州从深刻领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到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文山对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发展思路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发展模式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对发展方向的认识越来越明确。

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文山“农事e网通”的根本目的

文山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贯彻一切为了人、一切满足人、一切提高人的理念。

“农事e网通”这一当前最大的民心惠民工程,深受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干部群众欢天喜地地称“农事e网通、办事真轻松”。文山州坚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发展各项事业而努力奋斗;坚持以群众利益作为决策的依据,在决策制定和落实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充分考虑各方面关系,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利用科技,服务人民,是文山“农事e网通”的关键环节

思想禁锢、观念陈旧,仍是制约各项工作的最大障碍。不冲破“思维瓶颈”,发展就无从谈起。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说到底,就是要使思想更加符合实际,主观更符合客观,核心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要把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作为加快发展优先解决的问题。解放思想才能释放活力,创新思维才能消除障碍、破解矛盾。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文山州坚决破除了一切束缚思想和手脚的框框套套,弘扬自主选择和首创精神,充分运用了现有的网络办公系统资源和技术。在具体推广使用中,文山州大思路创造网络办公系统,大手笔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大责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精心谋划高位推动、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建设队伍搞好培训、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强督查确保实效等方法确保了创新的成功。


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是文山“农事 e网通”成功的政治保障

文山州成功建设推广使用农民服务站“农事e网通”网络办公系统,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创先争优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做一句空话,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提高党政干部的素质上,落实到提高行政效率效能上,落实到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上,落实到体恤民情的具体工作中。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障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必须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制、营造氛围”的要求,完善党领导各项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综合组织协调;必须按照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实践的成果,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使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13:33,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