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11-27 03:24|查看: 22|评论: 0|原作者: 胡晓霞|来自: 天山网

勤劳与互助是新疆精神的底色

新疆精神是我们新疆人精神文化的“魂”,她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开展新疆精神大讨论,每个新疆人可以对新疆精神有不同的感受、提炼和解读,但“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无疑会是得到广泛认同的“关键词”,激励着每个新疆人前进。尤其是“勤劳、互助”这两个关键词,无疑是新疆精神的底色。选准底色,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勤劳与互助是中国人的美德,但对新疆人来说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永恒精神。一部新疆历史,就是一部边疆开发史。自古以来,与中原地区相比,新疆的自然条件就比较恶劣,不管是绿洲农业还是游牧业,人们都要和大自然作艰苦的斗争,唯有靠勤劳和互助才能生存发展。可以说勤劳与互助几乎是新疆人的本能。

维吾尔族谚语说:“沙石里可以淘出金子,汗水里可以找到幸福”;哈萨克族谚语说:“劳动能将戈壁滩变成绿洲,懒惰能将绿洲变成废墟。”从古到今,新疆人凭着勤劳不断创造出人间奇迹,“地下长城”坎儿井,大型人工湖“克孜尔水库”,绿洲面积由1950年的4万平方公里扩展到今天的7.07万平方公里,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并略有盈余,畜牧和工业产值不断有新的突破……新疆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勤劳的汗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这些几乎是各民族都有的谚语,它们道出了一个真理:互助是人类生存之道。人类就是靠互助从远古走到了今天。值得强调的是,人类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交往,互助的范围也在随之扩大,从家庭到家族,从家族到部族,从部族到民族,从民族到更大的联合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了新疆,各民族之间的互助是新疆人的光荣传统。在古代,维吾尔族人的先民回纥,曾经两次出兵援助唐朝中央政权平息安史之乱;在近代,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清朝派钦差大臣左宗棠督办军务,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援,清军很快消灭了阿古柏匪邦,并迫使沙俄将侵略军撤出了侵占长达十年之久的伊犁地区,这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互助谱写的反抗外来侵略的辉煌篇章;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后方的新疆各族人民纷纷捐钱捐物支援抗战,1939年,以捐款的152万余元购买了10架战斗机,命名为“新疆号”,送往抗日前线。历史事实证明,互助是一种植根历史的“新疆精神”,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所具有的中华民族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新疆各族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勤劳与互助这一新疆精神的底色,焕发出新的光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使勤劳真正成为了致富的源泉;社会主义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新疆的发展与祖国内地紧密融为一体,“互助”在新疆突破了血缘间、民族间、地域间的限制。

今天,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新疆人来说,勤劳与互助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正在实现新的升华,这也正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自治区党委倡导“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的现实意义所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确立了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的战略部署,新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目标下,新疆各族人民的勤劳与互助有了更深更广的涵义。我们的勤劳,意味着有更高的勤劳致富的目标,有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技术要求的劳动技能,有走出家乡、走出新疆勤奋创业的能力;我们的互助,意味着新疆发展和全国要实现真正“一盘棋”,既体现为全国十九省市对口援疆,也体现为新疆要发挥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为新疆各族人民谋幸福的同时,也为全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意味着举全国之力支援新疆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结合,意味着进一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坚信,勤劳与互助,既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法宝,让我们发扬勤劳与互助的精神,再接再励、真真切切地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20:1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