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11-27 03:20|查看: 33|评论: 0|原作者: 毛娜|来自: 西藏日报

民族干部是西藏工作的基础

白衬衫,灰裤子,黑布鞋,中等身材,76岁的尤克俭,让人从他身上感觉出常年从事政工、纪检工作的味道──朴素、精干、严肃、犀利。从16岁十八军西南八分校毕业分配到十八军支援司令部政治部青年科,到1995年在自治区纪委副书记职位上退休,尤克俭的一生都在从事着党在西藏培养干部的工作。

“我的工作比较具体,比较单纯,谈不到什么宏观的内容。我只想说说我在西藏工作这么多年感受最深的一点,那就是──不遗余力培养干部,尤其是民族干部。这是党在西藏的一大功绩,为西藏进一步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

①“从‘大发展’到‘大收缩’,中央明确提出了‘在六年内继续注意培养藏族干部’”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后,西藏工委在宣传部署民主改革的同时,铺开了改革的具体工作。西藏工委报请中央组织部批准,从内地各省市抽调2000多名干部陆续进藏,同时在西藏吸收了大批藏族干部,各级党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得到充实,形成了全面进行民主改革的态势。后来,人们把这一段西藏的工作称为“大发展”。之后,中央及时、客观地分析了西藏的政治形势后,提出了“六年不改”的方针。同时,为了稳定西藏形势,中央采取了坚决有力的措施,提出了“西藏的人员、机构、事业、财政要大下马,目前西藏以大下马为紧急任务,……坚决地迅速地内撤。”开始“大收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7年,尤克俭服从组织安排,离开部队,调到西藏工委组织部从事组织部的日常工作。在那段时间里,组织部专门设立了整编办公室,负责“大收缩”工作。尤克俭回忆说,对整编工作提出了“宜简不宜繁”、“宜精不宜粗”的工作原则,自治区工委各机构精简的精简,合并的合并,各地区成立不久的7个基巧级办事处和60多个宗级办事处,除昌都以外全部撤销,山南、塔工等重点地区的分工委改为工作队。同时,大批汉族干部、职工内调,一部分藏族干部精简,新参加工作的3000余名藏族青年被送到内地学习。

“我要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明确提出了‘在六年内继续注意培养藏族干部’在内的‘五为’工作,并采取了有力措施,这是非常有智慧的。”尤克俭说,“当时的干部很少,尤其是民族干部很少。毛主席说过:‘要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没有大批的民族干部是不行的。’”

中央培养民族干部的决心,尤克俭认为一个明显的例证是陕西咸阳西藏公学,也就是现在的西藏民族学院的筹建。西藏工委把“大收缩”精简下来的3000多名藏族青年绝大部分送到西藏公学学习,他们大多是农奴的子女,成为西藏培养和积蓄的一批民族干部,在后来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中成为了主力军和优秀分子。

②“改革开放后,西藏纪检工作的一个特点是‘以教育为主,预防为先,重点查处大案要案’”

1978年,与全国一样,在“文化大革命“中取消的自治区监督委员会恢复组建。当时的监督委员会副书记赵明堂同志见到在展览馆工作的尤克俭时说:“尤克俭同志,监委需要政工干部,你回来吧。”从1978年到1995年退休,尤克俭整整从事了15年的纪检工作。

“相对全国来说,西藏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内地经济发展比较快,改革开放比较早,在整个西藏干部队伍中大部分同志都是比较清廉的,所以,当时西藏纪检工作的一个特点是‘以教育为主,预防为先,重点查处大案要案’。”尤克俭说。

他说,腐败是个社会现象,不论哪个社会都会有这个问题,从根源来说,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是靠具体的人来执政的。党教导我们在执政过程中要为人民执政,以人为本,但是有一部分干部忘记了党的信念,私欲膨胀,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勾当,就形成了腐败。

“西藏的纪检工作以教育为主,预防为先,提高广大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自我预防、自觉抵制腐败行为的能力。提前打预防针,以免在工作中犯错误,这是非常重要的。”说到这,尤克俭神情严肃。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的纪检工作是以教育为主,预防为先,但是我们的工作力度还是要跟上,在教育、预防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查办案件。”

尤克俭说,随着改革开放在西藏不断深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各种思潮也进入了西藏,在这个过程中,西藏的纪检工作也在悄悄起着变化,开始有了一些群众的举报,工作开始多了,量也相对大了,甚至出现处理了一些县以上干部的大案和涉及金额巨大的要案。

临近采访结束,尤克俭严肃的神情缓和了许多,他说:“西藏干部一直以来确实艰苦,但是大家都很实干。中央在关心、照顾西藏干部方面不遗余力,很多内地做不到的,我们西藏都尽量做到了。为解决我们这些老干部的后顾之忧,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地修建了干休所来安置我们,让我们的晚年过得很安逸。”

③“培养藏族干部,是党在西藏的伟大功绩,为西藏进一步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

尤克俭说,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培养“共产主义式的干部”,西藏工委从建设西藏、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大局着眼,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民族团结教育。民族要团结、社会要稳定、经济要发展,干部是基础。

说到培养藏族干部,尤克俭总结了三种方式。

首先是在工作中锻炼。吸收藏族青年进入干部队伍,通过在职干部的“传、帮、带”培养、锻炼藏族干部,这是最基本的方式。藏族干部在长期、大量工作的磨合中,逐步成长,思想水平、工作能力逐步提高;其次是院校培养。除了刚才提到的西藏公学,同时西藏工委还选派了一批藏族干部和青年到北京、兰州、成都的民族院校学习。这些经过培养学习的藏族干部、学员,后来成为西藏民主改革的骨干力量,为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后就是挂职锻炼。在西藏工作面比较窄,见的东西也少,到内地的一个县、一个单位挂职,开阔了眼界,回来以后就会大不一样了,工作的思维能力、领导水平、思想水平都有所提高。

“这么多年,我们培养了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现在在西藏各部门、各地区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在西藏干部中的比例达到90%以上,这都要追溯到从进藏一开始中央就十分注重对藏族干部的培养,为西藏的发展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这是党在西藏的伟大功绩,为西藏进一步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西藏现在的工作开展不了这么好。”尤克俭说。

尤克俭,安徽蚌埠人,1934年生。1950年10月分配到十八军支援司令部政治部青年科,随汽车团进藏,在部队期间一直做政工工作,1957年调至西藏工委组织部,1980年调至自治区纪检委工作,1995年退休,时任自治区纪检委副书记。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23:02,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