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11-27 03:19|查看: 35|评论: 0|原作者: 张志鹏|来自: 中国民族报

从南苏丹独立看宗教间和平

南苏丹人民庆祝独立。资料图片

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宣布独立。这一事实显示,延续几十年、伤亡数百万人的苏丹内战告一段落。国际社会普遍对苏丹北南双方民众的选择表示尊重,乐于看到和平与发展在这片非洲大陆出现。我们在祝福和展望的同时,也需要深入思考不同宗教间、民族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苏丹北南地区在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差异是其独特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在1884年至1956年间,英国人统治下的苏丹,北部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部落,南部有200多个部落,有不少天主教、基督教徒,还有一些部落是信奉万物有灵和多种神灵的。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这两个地区合并为一个国家。当时,苏丹民主政府同意该国南部实施地方自治,这项政策曾经一度使苏丹国内的冲突明显减少。

1983年,受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苏丹尼迈里政府下令取消南方自治区的自治地位,提出在南方地区实行伊斯兰教法。自此,苏丹国内的和平局势被打破,南方的游击队和政府军之间的战争之幕从此被拉开。到了1991年,苏丹巴希尔政府得到了伊朗和利比亚等伊斯兰国家的支持,而苏丹南方人民解放军得到了肯尼亚和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这些基督教国家的支持,国内冲突演变为国际性对抗。

虽然看起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是由宗教引起的,但深入分析却表明,宗教差异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只是那些依据民族、宗教、身份等差别来制定的歧视性政策才是激化矛盾的根源。

残酷的事实一再告诫人们,战争和分裂只是解决国内矛盾诸手段中最残酷、最不可控而且效果最差的一种。两次世界大战没有解决人类和平共处的难题,但战后各国人民在对话、协商和交往中,寻找到了更为可行的解决之道,那就是用法制来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对于宗教问题,也是如此。

展望未来,独立后的南苏丹今后依然面临着复杂多样的部落宗教问题。占人口多数的天主教、基督教信徒在取得政权后,如何对待那些信奉万物有灵的人们,以及如何对待极少数的伊斯兰信众,都值得深思。相信经过战乱之痛的人们,能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的自由,确保他人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实现。

对于分立后的北部苏丹而言,宗教问题依然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现在北苏丹的伊斯兰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8%,但这并不表明就消灭了宗教冲突。暂不说那2%非伊斯兰教徒的宗教自由如何得到保障,单就伊斯兰教内部而言,不同教派间的矛盾还会增长,主张世俗化和伊斯兰教改革的浪潮还会出现。尽管苏丹的新宪法明确规定“在苏丹实行伊斯兰教法”,但如今的伊斯兰教法在实施上已比较宽松。苏丹的官员也表示,不会走回头路,不会政教合一,将继续在共和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进步。希望能够看到苏丹为其他同样面临着宗教冲突之苦的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神学家孔汉思一直强调:“没有诸宗教之间的和平,便没有民族之间的和平。”今天看来,还可以增加一句话:只有个人权利和宗教自由得到保障,才能确保宗教间和平的真正实现。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9:24,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