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11-27 03:18|查看: 42|评论: 0|原作者: 杨维周|来自: 中国民族报

历史跨越 历史巨变 历史启示

新中国诞生后不久,西藏就实现了和平解放。从此,站起来的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演绎了亘古未有、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谱写了由落后走向繁荣、由贫穷走向富裕、由专制走向民主、由愚昧走向文明、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壮丽诗篇。60年的实践证明:西藏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才能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西藏,中国共产党是西藏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历史跨越:绝无仅有

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可分为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走社会主义道路上下两篇。上篇是从1949年到1965年,西藏和平解放、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民主改革推翻封建农奴制度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人民民主的西藏自治区。下篇是从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到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条“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中国共产党在共和国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短短60年跨越人类社会发展上千年的历史奇迹。

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跨越。民主改革废除了最落后、最黑暗、最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使西藏社会跨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一跃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改革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正如捷克《新报》专栏作家卡雷尔·克鲁茨所说:“真正使西藏告别中世纪式残酷生产关系,并且使西藏大多数民众摆脱没有自由的农奴身份的,是上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西藏的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实现了西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藏与全国一样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不断加大对西藏常规建设项目投资力度的同时,在不同时期又相继安排了一大批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重大建设项目,使西藏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批的重点项目特别是青藏铁路等标志性工程的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使西藏驶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日新月异,雪域高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历史巨变:天翻地覆

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发展史,是由落后走向繁荣、由贫穷走向富裕、由专制走向民主、由愚昧走向文明、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可谓沧海桑田、天翻地覆。

由落后走向繁荣。旧西藏,农业生产使用木犁耕地,在少数地方甚至保持着“刀耕火种”、“烧荒肥田”的原始耕作方式,现代工业更是一片空白。全西藏没有一条公路,货物运输全靠人背畜驮,从内地运送货物到拉萨往返一次要一年之久。这种极端落后的生产力,严重影响了西藏社会的进步。新西藏60年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以藏族人民为主体的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发展实现飞跃,农牧业持续发展,工业经济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知名企业家、瑞士联邦座谈会议员洛朗·法尔参加了由19名瑞士议员自费组成的访华团,实现了旨在“深度考察”西藏社会现实的“暮色访拉萨”的意愿。回国后,他在接受瑞士法语地区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在拉萨市,他看到了市民和睦相处、市容整洁和景象繁荣、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大昭寺门前广场上摆有各种小摊位,旅游产品丰富,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光顾。

由贫穷走向富裕。旧西藏,由于经济的落后加之农奴和奴隶需上缴沉重的地租,承担上百种税赋和乌拉差役,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过着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日子。新西藏,人民群众从贫穷走向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糌粑酥油与啤酒、面包共置餐桌。著名的西班牙藏学家毕隐崖曾经多次前往西藏考察,十多年前当他在西藏牧区看到有些牧民一家拥有五六十头牦牛时,感到极为吃惊,他说无论在西班牙,还是在欧洲国家,这都被认为是“富裕的牧民”。他还说,在西藏,人们有吃有穿,还有娱乐。年轻人像内地人一样追求时装,追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由专制走向民主。旧西藏,农奴主主宰着农奴和奴隶的身家性命,农奴和奴隶没有任何人权和政治权利,被当做会说话的牲口,可以随意买卖或当做礼品互相转让,就连婚姻生育也要受农奴主干预。新西藏,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劳动人民不仅成为西藏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且成为国家和西藏的主人,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政治权利,享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种特有的权利。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施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破天荒第一次获得当家做主的权利。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西藏自治区的建立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行,从制度上保障了西藏人民平等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保障了藏族人民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利。

由愚昧走向文明。旧西藏,在“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下,三大领主为了使封建特权神圣化,从精神上奴役人民,禁锢人民的思想,阻碍教育普及和科技文化传播,全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文盲占全区总人口的95%,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新西藏,党和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西藏各项社会事业。到2010年底,全区小学在校生29.9万余人,初中在校生13.8万余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初中入学率达到98.2%;全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2%,15周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7.3年。高中在校生4万余人,入学率达到60.1%;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有高等职业院校1所,在校生1.1万余人;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2.2万余人;县级职教中心73个。6所普通本专科院校有研究生718人、本专科在校生3.1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4%,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实现了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由封闭走向开放。旧西藏,由于高山大川的阻隔、生产力水平低下,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新西藏,随着青藏、新藏、川藏、滇藏公路的建成,贡嘎机场、青藏铁路、林芝机场、阿里昆莎机场等相继投入运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西藏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85%,乡镇通邮率达到80%,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9.2%和90.4%。截止到2010年11月,西藏有互联网站2639家,网民规模达到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41%。其中宽带用户数突破10万,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则突破百万,达到106.6万人。


历史启示:颠扑不破

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每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都及时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西藏实际,制定出一系列适应西藏情况的方针政策。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沧桑巨变,揭示了一个千真万确、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完成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摧毁了反动、黑暗、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在世界屋脊上建立起崭新的自由幸福的人民民主的新西藏。确定在西藏实行稳定发展的方针,使西藏农牧业取得了连续6年丰产增收,改善了农牧民生活。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立西藏自治区,选举产生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

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西藏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使西藏各族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1984年2月召开的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对西藏的特殊性进行再认识,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如免征农牧业税、工商税的政策,“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以及大力发展个体、集体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政策,开办旅游业的政策等。《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光辉文献,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西藏工作决策的基本立场、基本政策的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西藏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西藏各族人民幸福、富裕起来。1989年10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了西藏工作的“十条指示”,这成为新时期西藏工作的“一个转折点”,使西藏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期”。1994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从战略全局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和全国支援西藏的任务,制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确定了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15个援藏省(市)“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方针,对口援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总投资达23.8亿元(实际投资48.6亿元)的62项工程,再次掀起全国支援西藏的热潮。2001年6月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确定了总投资322亿元的117个建设项目。这是西藏社会发展历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作出了促进西藏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决策,描绘了新世纪初西藏发展的宏伟蓝图,为进一步做好新世纪初的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是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起点。

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使西藏各族人民安居乐业。2004年9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分析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总体形势,确定了继续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任务。200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西藏工作,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的意见》,提出西藏要以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与西藏艰苦奋斗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资源节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0年1月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确保西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解决西藏民生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的一次重要会议,是统筹研究部署西藏和四省藏区有关工作的一次会议。会议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为西藏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9:27,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