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11-27 02:59|查看: 58|评论: 0|原作者: 陈强|来自: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

现代化进程呼唤少数民族培养现代意识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我国已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得到较大发展、人民民主得到改善、法治建设逐渐深化、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得到较大程度的承认和维护、对外开放和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国家。

由于历史、地理、政治、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从1979年开始,我国出台了许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1999年,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2005年,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定》。2005年,中央出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2007年,我国颁布《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GDP由1978年的324亿元增到2007年的24768亿元,增长15.2倍。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如暴风骤雨,冲刷着我国少数民族群众的头脑,呼唤少数民族群众更新观念和意识。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意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宗法族规意识、臣民意识、等级意识、顺从意识、迷信意识、信命意识、勤劳意识、自给自足意识、甘于清贫意识、安于现状意识、自我封闭意识、风俗习惯意识、人情意识、面子意识等。这些传统意识有相当部分已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少数民族群众需要觉醒觉悟,自觉更新观念意识,树立现代意识。现代意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自觉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学习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创富意识、环保意识、低碳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人为本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等。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的相当部分传统意识受到挑战,直至慢慢消失,与此同时逐渐树立了一些现代意识。比如,很多少数民族开始形成创业致富的意识、开拓进取的意识、市场竞争的意识、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的意识、学习文化、科技和法律的意识、重视教育的意识、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意识、搜集信息的意识、关心国家大事乃至世界大事的意识等。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开始形成一些现代意识,但是少数民族群众头脑中的这些现代意识还只是初步形成,并不是非常稳定,而且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即有些发展快的少数民族具有较多的现代意识,而发展慢的少数民族具有较少的现代意识。另外,发展快的少数民族离树立全面的现代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在树立现代意识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少数民族群众头脑中形成的现代意识还不够稳定。少数民族原有的传统意识会经常冒出来,干扰刚形成的现代意识。笔者曾作为广西自治区扶贫队队员,1996年到广西百色地区德保县燕峒乡从事扶贫工作。该乡壮族群众有浓重的甘于贫困意识和安于现状意识。经过扶贫队和乡干部的宣传和发动,不少农民开始有了创业致富的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扶贫队为他们争取到了一些资金,用于修路、建水池和开发一些项目。然而,开发工作开始没多久,一些农民就觉得开发工作没多大意义,从而打了退堂鼓,宁愿回到原来的状态。

其二,少数民族形成现代意识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较大,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更新意识较快,树立了较多的现代意识,而另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较小,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更新意识较慢,树立了较少的现代意识。比如,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中、南部的黎族群众随着海南岛的大力开发(尤其是“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逐渐树立了较多的现代意识,包括致富光荣意识、效率意识、开放意识等。而藏族群众主要聚居地──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较小,当地的藏族群众培养起来的现代意识还很少,仍然“唱着过去的歌谣”。

其三,少数民族还远没有树立起全面的现代意识。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中树立了一些现代意识,但这些意识在所有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意识中只占了较小的一部分,而较大一部分现代意识还没有在少数民族中真正树立起来。少数民族最缺乏的现代意识主要有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科技意识。少数民族群众普遍缺乏公民意识,而臣民意识还比较重。少数民族群众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公民,不清楚自己享有何种政治权利,也没有参政议政意识,更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监督政府及其官员、应该监督政府及其官员。少数民族群众普遍将地方官员看成“父母官”,希望官员们能够“爱民如子”。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封建臣民意识。少数民族群众普遍缺乏法治意识,而人情意识、上访意识和人治意识还很重。少数民族群众遇到问题时往往“怕麻烦”,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想通过找熟人、走后门来解决问题,或通过上访来解决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官员也还有比较重的人治意识,缺乏法治意识。少数民族普遍缺乏科技意识,而封建迷信思想比较严重,封建迷信活动比较频繁。另外,少数民族群众的科技素养较差,科技知识贫乏,但少数民族群众中有学习科技知识的强烈愿望的人还不多。

我国少数民族培养现代意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党和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尽快更新传统意识,树立现代意识。要知道,现代意识的树立可以帮助少数民族更好更快地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00:57,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