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在多民族国家的内部,或者是在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政治问题。古今中外民族问题的状况,特别是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热点情况充分表明,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极其深刻而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始终关注民族问题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很早就研究并提出了有关民族问题的理论,形成了在社会革命和建设进程中解决民族问题的学说,从而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指明了方向。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民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现象,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某些特征要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的这四个特征,当属民族的自然特征或自然(族体)属性,是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如种族等)的天然差别。 民族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任何民族都无一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中,都无法超越各种社会关制约。民族的这种社会性质,当属民族的社会属性。自民族产生后,一定的社会皆由一定的民族所构成,若干特定的民族是特定的社会存在的实体。一般说来,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民族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民族是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因而民族发展必然是民族自身的发展与民族的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民族发展过程必然是民族自然发展过程与民族社会发展过程的有机统一。 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与民族属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即由民族本身的特征、特点所引起的民族差别,这是民族问题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最基本的前提;二是社会因素,即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因阶级矛盾和剥削制度而引发的种种民族问题,这是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得以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在存在着民族的社会中,这两种因素是交互作用的,区别只在于其作用的强弱程度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总之,无论是在何种社会制度下,民族问题都与民族自身的特点(因而构成民族之间的差别)有直接的联系,民族问题与阶级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族问题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族的消亡而消失。民族问题贯穿于民族存在的始终。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被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也已消失,以往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的性质和民族关系的状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民族问题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各民族实现政治上的平等之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差别依然存在,旧社会在民族问题上的遗毒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全消除的;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方面,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由于相互了解或尊重不够,也容易造成某些误会和纠纷;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到民族关系甚至酿成冲突;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有时会做出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甚至违法犯罪;特别是国际敌对势力妄图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不断加紧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
民族问题是一个内容宽泛的社会现象。只有科学阐明民族问题的涵义,才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问题。江泽民在1992年1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正确理解民族问题的涵义指明了方向。他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这就是说,民族问题绝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看,它都不仅涉及到民族自身的发展,还涉及到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其他各种问题。 民族产生以后,在其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民族发生联系和交往,各民族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的特点和差别,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民族交往中的矛盾。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因此,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形成过程中相继产生的。“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上最初形成民族的基本原则。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使原来平等的社会人们共同体氏族、部落开始解体,包括有着不同利益的阶级的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开始出现。在私有制社会里,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民族问题的存在和发展,都和阶级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民族由不同的阶级组成,民族内部的阶级不平等、阶级压迫和剥削扩展到民族之间,便造成了民族之间的不平等,表现为民族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虽然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不存在了,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也已消失了,但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阶级斗争还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差别,与社会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存在也有联系。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社会三大差别消失的时候,阶级差别消失了,民族差别也消失了,阶级消亡了,民族也消亡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与阶级的关系。 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早形成的民族与最早出现的国家大体上是同时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民族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时期,国家的形成对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西欧的民族国家。在民族形成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与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着的。现今世界上共有3000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在多民族国家中,由各民族共同利益而构成的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任何单个民族的利益,都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同一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国家,特别是邻近国家,如果不处理好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而把民族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不仅会导致国家的混乱、民族间的冲突,甚至会引发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这方面的事例和教训,古今屡见不鲜。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