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天下第一楼》首演,曾有人质疑其是《茶馆》的翻版;也有人惊为神作四处打探编剧何冀平是何人。如今光阴流逝,《天下第一楼》显然经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何冀平也因《新龙门客栈》等作品,稳坐香港第一编剧宝座。另一方面,首演导演夏淳和顾威,如今只剩下顾威一人,正应了戏中结尾处那幅对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横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天下第一楼》 《天下第一楼》延续了人艺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从演员妆容到舞台设计,只要坐进剧场,观众便跟着杨立新扮演的卢孟实回到了民国:岌岌可危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在掌柜卢孟实的努力下,十年间再次名噪京华,直到最后被两位当家少爷赶走……三小时的戏结束,许多观众还没回过神来。
当年何冀平为了写好此戏,去“全聚德”体验了三个月生活,还考下了厨师三级证书;如今为了第二版《天下第一楼》,顾威带着演员重新去了“全聚德”:“看跑堂的也看服务员,前后十天左右,回来之后做了挺大的改动。”顾威将老版中的舞美布景进行了重新调整,原本虚置的二楼,被做成实景,安排了大少爷在其上唱京剧等桥段。 “演员的衣等也都换了,过去我们反映的这个烤鸭店档次不够,当年‘全聚德’那是京城四大饭庄之一,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米其林三星。早先‘全聚德’一份烤鸭要10块大洋,鲁迅当时一个月工资才60块。老版里面是太寒酸了些,尤其第二幕,重新建起了新楼,扩大经营更是提高了档次。” 顾威了解到,当年“全聚德”是给客人准备了留声机的,客人可以自己带唱片来。为此,他特意添加了三姨太的角色,出场时身后还有跟着一个抱着一摞唱片的小丫鬟。何冀平原剧本上关于跑堂人着的“二尺半”,当初没闹明白,这回特地找来老堂头请教了一番,“原来就是刚过膝盖的半长大褂,不能穿短打,因为对客人不礼貌。” 人生五味谁能躲得过 《天下第一楼》以美食讲人生,如今23年过去,编导演显然比当年更了解人生五味。那时需要化老年妆的杨立新,此次只需添个假胡子便可,顾威本人更是对那副对联有了深刻感触,“以前年轻就觉得这个说的挺好,现在是真看透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人生的常态。” 当年曹禺曾经特别欣赏《天下第一楼》的结尾,心里琢磨何冀平怎么着也得是个老头子,见到年轻的何冀平本人还吓了一跳。“曹禺说过,这部戏非常深刻,结尾的对联说出了生命的含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对联安排在大幕外面,送观众走!” 只是难为了新加入的年轻角色,戏里的师徒关系总是演不到极致,顾威找来老师傅讲解:“那时候做徒弟是要签生死状的!老师对徒弟,那就是抬手就能揍你,张口就能骂你,做徒弟的端茶送水伺候师傅那都是太正常不过的。青年演员不了解,总是缺少时代感。”(文:刘思瑶)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