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艺人Selina、俞灏明拍戏意外灼伤事件给演艺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拍戏仿佛成了地球上最危险的成人游戏。相较之下,在剧组内出人命、受重伤的几率,甚至不比在拳击场上要更低。漫长的康复期、中断的演艺事业,类似的沉重代价我们也早已司空见惯──至少比各种“艳照门”更频繁。数月前有娱乐周刊做过一份“剧组生存指南”,内地爆破师、烟火师体系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似乎成了众矢之的,不久前香港影帝黄秋生那句“在内地拍戏要死人”的愤言差点不幸成了“乌鸦嘴”。 大多数演员都发表过拍“险戏”很后怕的感慨
前有“失恋排行榜”“杀人排行榜”,如今又该多出一份“戏伤排行榜”了。艺人俞灏明、Selina出演危险系数向来很低的青春偶像戏,都被一场存在争议的失误爆破戏炸伤,着实令国内演艺界短期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大多数演员都发表过拍“险戏”很后怕的感慨,不论在银幕上是多么高大挺拔的硬汉英雄,或多么身手不凡的格斗专家,他们也断不会认同拿生命开玩笑的肤浅幽默。事实上,每一件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凶器,同理,每一部戏也都有让人受伤的潜质,只不过概率不同、轻重有别而已。本文仅从不同的戏种出发,不完全统计演员拍戏受伤的各种可能,并提供非专业但却很受用的防范建议。
1 . 炸伤、烧伤 2. 坠马骨折、摔伤 3. 火药迸进眼睛险失明
早在两年前,以硬汉形象著称的张涵予就曾公开坦言过拍战争戏的高危性。他当年拍冯小刚的《集结号》,有一粒火药径直钻进了戏服,造成了直径差不多1厘米的伤口。正因见证太多这种穿透力极强的令人后怕的爆破场景,这位爷才不得不以“实在打不动了”为由婉拒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戏约──后者则因在腾冲影视基地拍摄期间意外炸死了烟火师,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演过《亮剑》《狼毒花》等革命战争剧的“红色美女”童蕾证实,几乎每一部军事题材戏都会有人炸伤,演员在进组之前肯定要买人身保险。相比之下,负责幕后技术支持的爆破组、烟火组更属玩命职业,进了剧组就形如上了战场,丝毫容不得闪失。拍纯靠冷兵器拼杀的古代战争,并非一定比拍以热兵器为主的现代战争更安全,毕竟,爆炸不是让人挂彩的唯一可能。胡军在吴宇森电影《赤壁》中出饰赵子龙,演“长坂坡大战曹军”那场戏时曾坠马受重伤,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再度开工,并且还为剧组带回一个按摩师以备后患。
拍枪战的受伤可能性比战争片略小,也仅仅是因其中危险场景的波及范围更小、出现频率更低。1992年周润发主演吴宇森的经典之作《辣手神探》,为力求还原最真实的镜头效果,吴导未通知“发哥”真正的爆破时间,事后被火焰烧到后脑勺的周润发直言吴宇森差点害死他。“火药入眼”是比枪支走火概率更高的“大众伤”,韩国超人气偶像李秉宪出演热播警匪剧《Iris》中的激烈枪战,不慎让火药迸进左眼而险酿终身残疾。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任贤齐身上,2007年他在拍《神枪手》时,右眼曾误中子弹飞屑,立即被送往医院急诊。更悲哀的是,人酿悲剧的可能性还远不止这些。2007年12月17日,在非洲国家安哥拉的首都,由于电影拍摄场地的组织管理混乱,当地警察误将假戏当真,“假戏真做”,直接拔枪将2名演员当做银行劫匪打死。2004年,塞尔维亚警察也干过同样的低智行为。
战争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拍摄爆破现场;《辣手神探》阿娇“吊威亚”拍高空腾跃的危险戏。
“我不是黄蓉,我不会武功”,拍惯功夫武侠戏的硬汉听到这句歌词,偶尔也会感到一丝欣慰。常言道,能者多劳,那么,能打者也便要多打。成龙、李连杰等人浑身上下的隐性积伤已不再是秘密了,记者今年采访甄子丹,他也“连连叫苦”,吐槽自己不得不想出“手脚轮休”的方法:拍《叶问2》之前就有过腿部拉伤,幸好“咏春拳”都只是手上功夫,等到拍新版《精武风云》才又可以露一露蓄养了快半年的腿功,但还是不敢撒了野地狂踢、乱踢。相较必须要用宏大的火爆场景来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战争片和枪战片,纯粹的功夫片不涉及火药和热兵器的使用,主要演员又基本都接受过防打、抗打和灵敏度训练,因此负外伤的几率稍有降低,但是负内伤的却几乎人人都有……此外,在特技处理中,哪怕是最小的细节失当都有可能种下苦果,2002年成龙在泰国拍摄功夫片《Highbinders》时,脸部曾被突然拉断的威亚所击伤,留下了一条由右面颊直接划向鼻梁的六寸血痕。
美国DISCOVERY频道播出的一系列自然探险纪录片一向拥有大簇铁杆粉丝,原因无外此类节目力求将“真实”与“刺激”做到最完美结合。虽说主演大多是经验极其丰富的户外生存专家,但难免也会发生“人算不如天算”的阴沟翻船事件。《怪兽档案》节目曾记录了传奇主持人因被不明巨型生物袭击而丧命澳洲雨林的真实经历,结局相当弄巧成拙。
有关体育竞技的励志电影从来层出不穷,从“街头小子如何蜕变成篮球高手”,一直到“橄榄球队长或拳王是如何炼成的”,在拼力量时,演员有一定的概率遭遇骨折、撞伤、扭伤、摔伤,在拼速度时,又有一定的概率由于机械故障而踩中“地雷”。
通常,灾难片的惊悚效果一般都是用特技制作的,不会把演员真正扔到水火之中接受“上帝”的试炼。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是,有特效的地方就会有意外,有意外的地方就会有人身危险,如果不想让悲剧假戏成真,演员一定要和特效师做足双向沟通。
本报邀请演员、技术人员、导演、影评人等各方集中探讨,拍戏可能遇到怎样的危险?撞上枪口时又该如何应对?如何将风险概率先降到最低?危险成为既定事实后,谁来承担责任?尽管很多地方防不胜防,但还是会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往往感觉越安全的其实危险系数越大。总的来说,安全的保障在于意识,无论剧组还是演员本身都要小心谨慎,尤其拍爆炸或打斗场景,请提前打好预防针。 如果剧组人员不够专业,或者与演员沟通不够,都是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
记者:在拍戏中可能出现的危及到生命安全的状况有哪些? 吴京:水、火、爆炸、摔打、刀砍,不管是哪一种都有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 记者:一般而言,有极端危险的场景的戏你会拒绝吗?会提出哪些自我保护的要求? 吴京:我会主动去做一些自我保护。拍武戏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是动作戏,小伤是经常有,大伤没有,这种经验都是用命换来的。我也曾经摔得休克过,差点淹死过。拍戏没出过大伤,因为在拍戏之前我在北京武术队练了20年武术,身上伤痕累累,这是我的经历,拿命拼出来的,我知道该如何避免一些伤害。功夫演员受伤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要提醒其他演员,瞬间的0.1秒都可能会危及生命! 记者:能分享一下你亲身经历过的危险案例吗? 吴京:电影《西风烈》中有一个场景是我从车上被人一脚踹下去,当时我就摔休克了。幸好我还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如果反应不够快,也许颈椎就断了。 记者:剧组应当为演员提供哪些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吴京:首先,不管剧组有没有买保险,我都必须要有保险,在好莱坞,保险公司的条约很细致,而我们更多还是在用运气拼。爆破师、烟火师、武术指导的专业与否很重要,一般在拍之前我都会让爆破师先试一下,亲自看看他们下手的轻重,如果太危险我就不接受,没有办法,我们现在的保护机制根本不健全。我曾经的一个小兄弟在拍戏时脸被烧伤了,但是赔了点钱后就再也找不到剧组了。 记者:对于“Selina、俞灏明意外灼伤事件”,你是什么态度,你认为责任在哪里? 吴京:非常敬佩两位演员的敬业精神,是不是意外不清楚,但有爆炸他们还亲身上阵,这让人很佩服。如果是意外爆炸,是他们运气不好;如果是挑战自己,首先要实验一下,再去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来掌握技巧,毕竟水火无情,爆炸瞬间的东西更无情。 记者:对于新人演员第一次参拍危险戏,你有什么建议? 吴京:没有保护不要去做。我在拍《西风烈》时,有一次我右手拿枪,左手拿反应弹,爬到墙上倒下来,试的时候就觉得不靠谱,于是要再试试,但有一个摄影师要求导演拍摄,因为太阳快下去了,快没光了。但我说,太阳明天照样升起,但是吴京的命只有一条。我不是为了面子,要为自己,慢慢来。 越简单的动作危险越大
记者:在拍戏中可能出现的危及到生命安全的状况有哪些? 段奕宏:危险情况有挺多,比如枪支走火,爆破戏的安全距离没有测量准确,爆炸时间没有计算精准等等。我说的这些问题,如果剧组人员不够专业,或者与演员沟通不够,都是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 记者:一般而言,有极端危险的场景的戏你会拒绝吗?会提出哪些自我保护的要求? 段奕宏:有很多演员都是豁出命来工作,因为怕别人说出像“如果危险不敢拍,以后还做不做演员”这样的话。我会事先跟工作人员沟通,爆破戏的安全距离是多少、爆炸的时间点是多少等等,都精确计算好了,再拍下去,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每个环节都要沟通,确定好了再付诸行动。在拍戏的过程中,固然有很多事情是不可控制的,但也有些事情是确实可以自己把握的,像拍战争场面,或者比较危险的动作戏,只要细心一点,多多向剧组的工作人员请教,做好两手准备,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 记者:能分享一下你亲身经历过的危险案例吗? 段奕宏:我拍过一个爆炸场面,后面安排了十多个炸药,它们到时间会一齐爆炸,我却要站在前面盯着牺牲的战友纹丝不动,在危机时刻,展现战友间那种悲痛、缅怀的感情。爆炸开始的瞬间,我感觉后边的头发都要被火烧到,但我还是没动,因为之前火药师跟我沟通的时候说过,会有点烫,但没想到会这么烫,整个后背仿佛都在燃烧,但幸好没有发生危险,后来感觉那次的安全距离有点缩水。 记者:对于“Selina、俞灏明意外灼伤事件”,你是什么态度,你认为责任在哪里? 段奕宏:大家都是演员,发生这样的事当然都很关注。高群书导演也说过,剧组的专业性是非常重要的,演员进入剧组不单单是演戏的问题,有时候也是将生命托付出去。
记者:电影《西风烈》里边有很多真实的爆破、打斗戏,作为特技指导,你是怎么处理和把握的? 李忠志:在设计动作时,不管是替身还是演员,他们的安全是最大的前提。首先经验最重要,在动作设计方面,每个细节都要考虑清楚,但很多因素是无法预设的,比如拍《西风烈》时天气很冷,演员的身体反应迟钝,但有些镜头需要表现的速度却很快。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要随时保持高度紧张。动作本身就是危险,很多演员拍戏之前可能没做过动作,每部戏的动作对他来讲都是新鲜的尝试,不同的地点做同样的动作,对他都有影响,做之前要尽量让演员调节好心态,不要轻视每一个动作,尤其是很轻松的动作往往更容易受伤。大部分的危险提高警惕是可以避免的,但还有些意外在所难免,因为动作不是你想控制就能控制的。 记者:你一般有哪些防范风险的措施? 李忠志:第一,我会让替身示范给演员看,然后才去慢慢让演员试;其次是演员有没有信心去做这个动作,如果他没有信心,你硬要他去做,演员受伤的可能性就大;最后,让演员试的时候要留意他的过程,比如段奕宏跳车那一段,试的时候速度很慢,但拍的时候速度快很多,如果在试的时候还会出错,我就不会让他做这个动作。现在拍戏不用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用命去拼,现在有电脑特技,可以善加利用。 记者:你对“Selina、俞灏明意外灼伤事件”怎么看,从专业人士的角度看,你认为责任在哪里? 李忠志:我听说当时有两层爆炸,需要先爆上边一层,人走之后再爆第二层,听起来是很安全的,但忽略了演员动作的潜在危险性,比如假设爆破程序出错怎么办?若在拍之前就把各种可能性摆出来,发生意外的概率可能会小一点。因为爆破要是出错的话,不但影响拍片进度,造成演员的伤情,更会连带成本的损失,有时甚至整部戏都不用继续拍了。 记者:针对新人拍危险戏,请给一些意见吧? 李忠志:很多新人他们很愿意做一些动作,第一不要太害怕,第二,做不了的动作不要硬做。就是能做的动作也不要太强求,但也不要太过胆怯。现在香港和内地都有很多很有经验的指导,有些动作是可以放心去尝试的。有人怕受伤,会说,我是做演员的干嘛那么拼命,但是有付出才有收获,其实很多演员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有今天的成绩。
记者:在拍高危险的戏时导演会有什么技巧? 刘江:首先要慎重选择在业内有口碑的专业烟火师。其次,太冒险的事情不要做,这样的场景可以从镜头上、机位上想办法。 记者:现代科技是不是可以提供减少或规避危险戏的办法? 刘江:这也是一个途径,比如我拍电视剧《风语》,需要把一个“家”给炸掉,但那是人家的“家”,不能炸,只能做一个特技。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危险到非得全部用科技解决的地步,只要有安全意识,危险系数就能降低,实际上往往是你越大意,越觉得安全,就越能发生危险。
记者:你对“Selina、俞灏明意外灼伤事件”怎么看? 张小北:我不是烟火方面的专家,也没做过烟火师,当时事情的经过我不知道,但不管经过是怎样的,这件事情一定是剧组方面的责任,他们要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 记者:除爆破外,还有哪些高危险系数的镜头? 张小北:比如高速的追车,像《西风烈》里演员从吉普车跳到大卡车的镜头,因为有很多特写,镜头很近,没法用替身。另外,电影中的枪战场面也是很危险的,当年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就不幸死于道具的意外。现在拍摄枪战场面都是用空包弹,但仍然是有杀伤力的。 记者:剧组应当提供哪些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张小北:像好莱坞,在拍摄爆炸场面时,所有危险镜头都是替身演员完成的,即使这样,替身演员也是有执照的,他们的薪水比一般演员高。事先仔细的计划也很重要,我们在电影中经常看到后边火焰腾起,前面演员一个人在走,那种镜头如果是演员本人上场,一种是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拍,以便压缩透视关系,另一种是蓝屏拍摄,后期合成,这样更能降低风险。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