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史上最有钱极客,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的电影《社交网络》征服了从好莱坞到纽约的40份主流报刊。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 以自己为原型的电影热映,据说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表示“没有压力”。 人人都对天才感兴趣,尤其当他是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的时候。10月1日,讲述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创建这家公司历程的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在美国上映,并以2300万美元拔得周末票房头筹,而整部电影的投入不到5000万。 《社交网络》的成功可能不仅仅在于奥斯卡获奖导演大卫-芬奇和编剧阿龙-索金联手,当然他们分别贡献了“快速利落的节奏”和“机关枪型的聪明对白”,毕竟要把在电脑前写代码这类情节变得有趣又紧张并非易事。人们关注的可能正因为这是关于Facebook的电影,尤其当这家公司正处于窥视用户隐私的争议浪尖的时候。 这部电影会不会在中国放映还不得而知,但其原著传记你能买得到,名为《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由中信出版社翻译出版。电影内容和书中一样,重点围绕着直指Facebook原罪的两场官司:马克-扎克伯格到底有没有窃取别人的创意?他是否有意背叛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合伙人?如索金所说,Facebook早期故事囊括了艺术作品中恒久不变的主题:友谊、嫉妒和背叛。影片的核心便是“混蛋”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人际关系。如此展现一个改变全球5亿人的社交网络的人物,不仅仅是一个黑色幽默。 影片网站MetaCritic统计了包括《纽约客》和《好莱坞报道者》在内美国41家报刊影评人的意见,其中40家表示赞赏,包括此前一直不怎么喜欢大卫-芬奇或索金的那些。而媒体综合评分高达95分,并称其为“互联网时代佳作”。 有趣的是,由于Facebook的广告方针是“不允许提及该公司本身,除非与广告对象有合作”,影片的制作方索尼影业反而不能在Facebook平台上做宣传推广。被迫撤离的索尼不得不在Facebook的竞争对手MySpace上开展活动,包括用高清预告片、图片和品牌广告占领MySpace首页。虽然MySpace在世界最大的在线社交网络Facebook面前黯然失色,但因为一部电影意外成为受益方也不是坏事。 电影首映当天剧院里坐着为数不少程序员、技术员和科技博客写手,他们身着各种另类T恤,并为屏幕上出现的代码而欢呼。《连线》杂志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名叫“The Story(about)the Movie(based on)the Book(about)Facebook”。文章说,你不必成为一名极客才爱这部电影。在Beatles的《宝贝,你真有钱》这首片尾曲响起来的时候,大多数人脸上都会有会心笑容。 极客电影代表作 01《硅谷传奇》(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1999年 个人电脑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有多少人知道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当初是如何崛起的?该片就是一部描述苹果公司与微软公司的非官方授权传记式电影。影片改编自纪实小说《硅谷之火》。 03《战争游戏》(WarGames)1983年 该片开黑客影片之先河。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里根总统任期,当时正值冷战高峰。苹果Mac机尚未诞生,电脑还只是科学怪才的专属玩具,影片用大众对核战争和未知新科技的恐惧好好地把观众吓了一把。 04《偷走这部影片》(Steal This Film)2006年 一个记录反知识产权运动的系列影片。该片通过BitTorrent发行。影片共两部:第一部是全球最大的BT种子伺服器海盗湾(The Pirate Bay)的审讯版;第二部有时也称为“毁灭的堡垒”(Dissolving Fortress),它探讨了科技与版权战争的结果。 05《黑客帝国》(The Matrix)1999年 最哲学的极客电影,“矩阵”(The Matrix)是黑客的一种隐喻。被誉为至今探讨科技与真实生活交互关系最深刻的电影。 Facebook王国 01 活跃用户数量超 4 亿 02 每天有超过 50% 的活跃用户登录 03 每天都有超过 3500 万用户更新他们的动态 04 每天都有超过 6000 万条动态更新 05 每个月上传超过 30 亿张照片 06 每个星期超过 50 亿个内容(链接,新鲜事、博客文章、笔记、照片)被分享 07 每个月都会新创建350万个活动 08 Facebook上有超过300万有效页面 09 超过150万的本地商户在Facebook 建有有效页面 10 超过2000万人每天都成为明星或著名品牌的专页粉丝 11 专页已经吸引了超过 53 亿粉丝(作者:杨樱)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