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文化艺术艺术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3:56|查看: 41|评论: 0

中国影像艺术最初的狂欢

有这么一群人,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前市场化时代,他们热衷于“家庭制造”。而那些打着如此标签的作品,无疑成为了对“用思考生活”的一种邀请。

中国影像艺术最初的狂欢

中国影像艺术最初的狂欢


Boris-Li画廊 至1月31日

1992年左右,通过私人关系和地下渠道,录像机作为一种创作工具开始被中国大陆的艺术家所使用。虽然那个时期,国内的条件是如此艰苦,但中国的先锋艺术家们与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的联系还是更紧密了。

在那个前市场化所主宰的时代,艺术家发现了一种独特且持续的方式去重构他们的艺术实践。在这种“求新”过程的持续性激励下,艺术实践被不断更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还没有定论的艺术品过时了,或者是行将消失,相反,从当代的观点来看,它们是一个光明的时代投射在我们面前的信使。

原始年代生产出的任何带有质朴气息的先发性创造或是“致敬”作品,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前卫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直受到主流文化的排斥,同时它的实验精神又不断向主流文化体系挑战,建立了非主流的审美价值和位置。

王功新、汪建伟、徐坦、杨福东、张培力等艺术家都在那一时间拿起了手中的摄像机,开始了自己在通过表达不确定性和歧义的过程中,来展现态度的过程。

早期先锋艺术作品的命运无外乎三种,家庭展示,海外展览或者被封。此次展览中展示了一些当时只有少数人才看到过的录像作品。

“Out of Box”展览中,王蓬1993年只展出一天就被强行拆除的作品《墙》,比如李永斌1995年的作品《脸》,作为对离世的母亲的怀念,他在黎明时分将母亲的头像投射在自己脸上,随着白天的到来,母亲的影像消失,而他自己的形象重新回来。这件作品成为脸的系列的开始,也是早期中国影像艺术的标志之一。在过去的15年里,李永斌完成了17件同一主题的作品。它们都以艺术家自己的脸为对象,且全部完成于艺术家的公寓。

有意思的是展览还特意选用了一些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官僚”家具作为展示这些有时代烙印的艺术作品的底座和作品档案,以方便观众理解这次展览对于那个年代的回放。(文:王晴)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2:04,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