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文化艺术艺术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3:39|查看: 38|评论: 0|来自: 东方早报

从印度洋到喜玛拉雅

在陆续呈现过“古埃及艺术珍品展”、“亚述珍品展”、“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与艺术展”之后,古印度文明也来到上海博物馆。今天起,“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展在上博开幕。加上此后还将举办的古代印第安文明展,上博拼接出一幅古代文明的世界地图。

展览的展品

展览的展品

此次展览是由上博和大英博物馆及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联合举办的,大英博物馆提供了88件文物,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提供了18件。

“‘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展览所承担的使命,就是对人类文明的拾遗补阙,对几大古代文明的先后阐释。用历史的视野阐释古代文明,应算是读懂这些展览的关键所在。”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昨天说。或许正因如此,对古代印度文明的阐释,此次展览选择了从宗教的神庙艺术入手。

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家,其历史的悠远漫长与中国相当。数千年来,从南部印度洋的海滨到北部喜马拉雅的山麓,神庙的香火缕缕不绝。基于沙门教发展而来的佛教和耆那教同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正式形成;而印度教源于古印度的另一派宗教体系──吠陀教。现代意义上的印度教教义源于古老的吠陀教义,由婆罗门发扬光大之后又吸收了部分佛教与耆那教的哲学思想才最终确定。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介绍,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在印度历史上的诞生时期相隔不远,并且在差不多3000年的时间内都处于一种共存状态。在它们的成熟阶段都建造了许多神庙,艺术水准都相当高超。

在这次展览中有一件展品,公元2世纪到3世纪之间的一尊石刻观音佛像──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尊观音造像。那是佛教刚刚进入中国的时代,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古代印度人已经在佛教艺术上取得了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

而数千年来每当王朝更迭,伴随着政治权力的或推动或打压,宗教的境遇也是迥然不同。在著名的阿育王推动下,印度教成为他王国中的显教;耆那教最被世人所熟知的,是它著名的信徒圣雄甘地;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如今在印度仅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带还有影响力……

印度的宗教谱系实在是太庞杂了,那些神秘的名字和繁复的枝蔓,非专业人士不能熟知。所以,“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以宗教分类为展览的板块,而不是时间顺序,相信对观众的观展大有裨益。并且,中国观众在观看这些展品时,应该比西方观众更易于理解。那些佛像,虽然有着典型的印度面容,其神情和姿态,却与中国古代佛像在精神深处有着共通之处。

展览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这个有关古代印度文明的展览,是由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联合举办的。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为此次展览提供了88件文物,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提供了18件。

大英博物馆由政府资助建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著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则是在第一届万国博览会(世博会)之后,由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利用世博会的盈余于1852年筹办的。

英国的很多博物馆都是世界文明的宝库。尤其大英博物馆,以古埃及、古稀。腊和古印度早期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著称,当然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大英博物馆副馆长安德鲁-伯内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的确“很令人惊讶在大英博物馆的馆藏中英国本国的藏品所占的比例很低”。从250年前建馆之初开始,大英博物馆就确定了包括中国文物在内的一些其他文明的珍品是他们的收藏核心。所以,在刚刚开始的一百年中,大英博物馆几乎没有任何英国本土的藏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50年左右。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西方博物馆成为令人羡慕的博物馆界翘楚,相关的世界古代文明的学术研究也同样在这些博物馆所在的国家兴盛。因此,在这个关于印度古文明的展览中,甚至看不到任何一个印度人。时至今日,这样的现象并不适合用一种民族主义的立场去批评。因为,在殖民主义时代收益颇丰的西方博物馆,今天已经持续开放自己在特殊历史时期内或掠夺或购买的珍贵文物──大英博物馆每年都会有上千件文物赴世界各地展出。通过这样的展览活动和学术交流,古代文明的成果得以在全球化的平台上共享。虽然,珍贵文物的所有权依然归属西方。

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个连英国观众也很少能看到的展览,就算专程去大英博物馆也无法看到。因为此次展出的大部分展品,和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一起,平时都深锁在大英博物馆的库房。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5:09,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