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书画由藏品成为礼品,并走向家饰。书画市场让人垂涎,投资书画让人产生暴富欲望,而书画市场的不规范又让人望而却步。
现代画家傅抱石的巨幅国画《雨花台颂》在北京以4620万元的高价拍出,刷新了单幅书画作品的卖价记录。 这个价格被称为“天价”。近年来,书画在国内市场一路走高,屡屡拍出天价:2004年,近代山水画大家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集》以6930万元的价格成交。2005年,中国书画拍卖超过1000万元的达到46幅,成交价前一百名的作品成交总额为12亿元。2004年,这两个对比数字分别是20幅、9.5亿元。 今年6月,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里姆特的《阿黛尔-洛赫-鲍尔Ⅰ》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收购,创下迄今单幅油画最高拍卖价记录。之前保持这一纪录的是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它曾于2004年5月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1.04亿美元的价格被拍卖。
业内有人却称这种现象为“虚火”,这样的价格为“虚高”。理由是:书画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厚今薄古现象,例如,屡屡被人称道的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纵然拍得迄今古书画最高价的4620万元,也和现代画作的价格相形见绌。甚至有人发问:难道八大山人、郑板桥、“四王”、石涛的历史地位果真比不上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黄宾虹、林凤眠、李可染吗?
以名书画为礼品。送整箱的“茅台”酒、“中华”烟,有的客人已不稀罕;送现金,有地位的客人不敢要、不愿收。而送名书画,既无伤大雅,又可传之后人、保值增值。 “乱世藏黄金,盛世重收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即便是普通人家,家庭装饰也把悬挂成千上万元的名字画提上了议事日程。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