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文化艺术艺术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3:24|查看: 66|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吴冠中弟子王秦生艺术作品展

导语:4月25日至5月4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画家王秦生先生个人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著名画家吴冠中亲自为其“得意弟子”的画展作序,并称“这是他独辟蹊径的艺术创新之路”。

作品:《小河弯弯》

作品:《小河弯弯》

王秦生早年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这次画展的全部作品是他2006年以后在北京创作的,是他沉默多年,潜心探索油画创新之路的一次集中展示,所有作品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他用油画手法和色彩语言重新诠释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了数十幅既有传统形式和造型结构又附合现代审美韵致的山水油画,在艺术上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

吴冠中此前曾专程到王秦生家中“探秘”,对于这次展出的作品,这位中国画坛的“倔老头”却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谈到王秦生的新作《雪原》、《云山》、《晨寂》、《泰山之松》时,吴冠中指出:“大自然之貌,在作者眼中,是画是诗,寄寓着腾飞与超越,于是表现手法千变万化。”还说:“王秦生寂寞地在生活中品尝古今,将古代纯朴的人生之美化成今日之宽宏与壮丽,这是他独辟蹊径的艺术创新之路!”

王秦生表示,他希望用今日造型的新观念与古代大师们对话,发展他们的所思所想,赋予古代的山水画艺术以全新的意蕴和境界。这次艺术转型是否成熟,尚有待时间的检验和画界同行的指点。

艺术创作如何体现传统和现代的连接与转换、如何实现东西方的融合,王秦生找到自己的切入点。他的艺术实践和成果无疑有着观摩和研讨的价值,已经引起业界专家和爱好美术人们的广泛关注。有评论家认为:“他的绘画在中国绘画的园地里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个用西方的绘画语言讲述中国绘画审美精神和意蕴的艺术家。”范敬宜先生(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这样感叹:“读了先生之作,在惊喜之余,深感中国真正的传统不是后继无人,问题是长期以来,画坛无人认真研究倡导。读先生作品,不免产生'空谷闻跫音'之叹。”


古道热肠王秦生

满街轿车,如成群乌龟,在红灯绿灯间缓缓前行,停停复停停。灰沙扑面中终于到了郊外小镇王秦生家。路被大家抢占,有车的侵略无车者之道,一路吵嚷,见缝插针地拐入了家门。入得院来,豆棚瓜架,藤花、盆栽,猫狗相亲,是自家天地,独立门庭了,虽然庭外嘈杂,嬉笑怒骂只一墙之隔。

多年不见秦生的作品,我是专程赶来探看其秘密工作的。他的厅里布满了巨幅油画,画面大都幽暗,没有灯红酒绿,没有欢笑歌舞,没有鲜亮的色闪光的物。我进入了穆静世界,数百年前未经污染的山水民居,宁静的主人或独坐,或对弈,似有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适。

貌似传统山水,但王秦生并非沿传统山水画的曲径小道而入。沉香劈山救母,三圣母直面了人生,或者今人坐直升飞机直降于数百年前的太平盛世,逃出了当今这个纷乱嘈杂、伪劣假冒、纵横捭阖的丑陋人世。

王秦生钻进过学院式、传统式绘画技法,而且功力不浅,他以这些程式手法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创作,也获奖。他到西方世界观察现代和古代艺术,有所悟,大悟,感到自己走了长长的弯路,拾人牙慧。艺术必须探寻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何在?他沉默了,沉默了多年,他少发言,只思索。

我主动要求去道路难走的他家看新作。意外,他全无拳打脚踢的媚人姿态,他沉醉于艺术之纯净,人性之真伪,深感自我发展的艰辛。他与八大、龚贤等人对话,谈人生体悟,谈绘画之效应,他用今日造型的新观念,发展他们的所思所求,用钢筋替代木结构,用概括替代铺陈,重视整体形态的动与静及新颖势态的营造,扬弃重复与累赘。

《雪原》、《云山》、《晨寂》、《泰山之松》……大自然之貌,在作者眼中,是画是诗,寄寓着腾飞与超越,于是表现手法千变万化。

愿人们潜入生命底层,随着久远时代的变迁,体验生之无限!

王秦生寂寞地在生活中品尝古今,将古代纯朴的人生之美化成今日之宽宏与壮丽,这是他独辟蹊径的艺术创新之路!


王秦生艺术生涯简介

王秦生生于1945年,山西平遥人。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他长期在山西从事美术创作,20世纪70年代他就在主体性绘画创作中崭露头角,不少作品成了那个时代的艺术长廊中极其珍贵的藏品。在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有:中国画《啊,祖国的瑰宝》(1980)、《故乡》(1984)。除了绘画技巧的成熟之外,他对于中国绘画的精神美和境界美也有了新的追求,并力图将油画的色彩语言融入到中国画的创作当中,从中己经可以寻觅到他探索和创新的最初轨迹。

1991年他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吴冠中师生作品展》,这是他创作生涯的第一次转型,由主体性绘画转为乡土和风情,由中国画转为油画。他的油画作品不仅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而且也力求从中体现出中国绘画的审美情趣,为他以后的第二次转型做了铺垫。

20世纪90年代后期,王秦生访问西欧,历时半年,他考察了西方古典和现当代艺术。吴冠中在序言中说:“他到西方世界观察现代和古代艺术,有所悟,大悟。”此后,王秦生沉寂了近十年,开始了他创作生涯中第二次转型的漫长思索。

他的思绪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时代与未来之间翻腾跳跃。翻看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他在龚贤、八大等古代大师的作品中惊奇地发现了现代绘画的造型因素,于是“借题发挥”诞生了他的系列山水油画,开始了第二次转型的艺术实践。

王秦生的探索使中国传统的山水绘画具有了新的内涵和价值,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绘画的表现手段,将会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在世界的进一步推广打开一条便捷的通道。同样,他融合传统的油画创新对于我国的油画创作也有着启示和借鉴的价值。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09:26,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