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文化艺术艺术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3:09|查看: 66|评论: 0

著名油画家 贴近人生命的艺术永恒

导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大姐到访我宋庄的画室。此前,她请我复制一幅特卡乔夫的《打草时节》。原作收藏于诗人伊蕾手里。对照原作临摹,是个简单的事。铁凝很喜欢这幅画。几年前,她专为《打草时节》写过一篇散文。

在作家圈里,铁凝算是很懂画的人,可谓家学渊源。她的父亲铁扬先生是著名油画家。韩国还专门建了铁扬美术馆。

谈话从文学开始。从《香雪》到《永远有多远》,铁凝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作品,我几乎都看过,个中的人物如白大省,西单小六……如数家珍。谈到中国作协,她正在努力使其去“衙门化”。她说,这是前任主席巴金先生所希望的。

谈话总是被电话所打断。她不断重复:对不起。如今要为作家服务,不再有权利独自躲起来创作自己的东西。

铁凝喜欢的绘画,主要偏重于印象派。手里拿着我的奥赛博物馆监制的馆藏画册,她回忆了曾在奥赛呆过一天。又讲起瓷器绘画对雷诺阿的影响,讲起德加笔下的芭蕾舞女为何身材粗短。然后说到当代艺术,她变得严肃起来。

“无论是作家还是画家,都应该具有批判意识。”铁凝说,“但是要想对社会产生影响,必须基于正常人的思维。历史上能流传的作品都是贴近人的生命、深入人的情感的永恒主题。这个话题我和西方当代的很多权威学者交流过,一致的感觉是,全世界的当代艺术都在变得快餐性、玄虚性,远离人的真实,这将给当代艺术的寿命大打折扣。”

铁凝认为,作为一个作家,对社会思潮的涌动是很敏感的。比如一些画家的大头画,表达80年代的一种情绪,当时是具有先锋性的。如今则不然,即使拿到文学堆里,也是老掉牙的东西,可西方人不这么看,他们就是认为这是中国人最先进的思想。

铁凝说:“近年,国际文化交流占去我一半时间。无论是代表官方还是民间,有一个特别令人不舒服的现象:相当多的西方人内心中,并不是平等看待中国人,他们对于中国作品的选择,完全是按他们自己的用意。这时候在现场的人就会有强烈的感受,我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呢?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地球村已经形成,太天真了,意识形态的平等交流任重道远!比如,英国的克里斯蒂高价拍卖了一幅中国人傻笑的作品,中国人感到欢呼、自豪。而当地最大的报纸评论说,之所以好,是因为画的最像中国人。如果你在现场,会感到很丢人。我们的自我批判精神常常被利用,很复杂。艺术家应该多想想如何使国际交流平等、健康,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

谈话再一次被电话声打断──著名作家史铁生病危。铁凝要赶去联系医院相关的事。看来,这个主席,不是好当的。

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多听听不同角度的声音有好处。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2:44,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