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小传》是伍尔夫作品中的一个异数,完全不同于她那些严肃的现代主义意识流小说,写得诙谐生动,浅显易懂。《阿弗小传》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另类,为狗立传,人眼看狗、狗眼看人,角度特别,令人拍案叫绝。《阿弗小传》更是狗迷们的心头所好,以狗为媒,读者得以分享两位女作家与狗的深情厚谊,时而含笑、时而带泪,永远有所会心。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英国洛德梅尔的隐士宅院 20世纪初期,勃兰兑斯在写作《19世纪文学主流》时,将有关英国的一卷命名为《英国的自然主义》,强调英国作家对大自然的观察、爱好和崇拜,这里包括“对高级动物的喜爱以及他们对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1821年拜伦离开拉文纳时,随身携带着“七个仆人、五辆马车、九匹马、一只猴子、一头猎犬、一头猛犬、两只猫、三只珍珠鸡以及其他禽鸟”。而司各特迁居厄博斯福庄园时,浩浩荡荡的队伍里也包含有一窝火鸡、马、母牛、猎犬和哈巴狗。这两位大作家都曾为自己的爱犬树立墓碑、吟诗撰文,勃兰兑斯认为,这可算是英国作家甘为“狗迷”的明证。 2007年,英国女教授莫琳亚当斯(Maureen Adams)发表《蓬发缪斯:给予弗吉尼亚伍尔夫、艾米丽狄更森、伊丽莎白巴蕾特勃朗宁、伊迪丝沃顿、艾米丽勃朗特以灵感的狗》(Shaggy Muses:The Dogs Who Inspired Virginia Woolf,Emily Dickinson,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Edith Wharton,and Emily Bronte),将英美系著名女作家与狗的故事一一历数,既妙趣横生又情真意切。自然,莫琳自己也是资深狗迷,她与她的两只狗的合影,在亚马逊网站的“作者介绍”一栏里分外醒目。 《蓬发缪斯》的初版封面,用了一张照片,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的宠物狗“平卡”(Pinka)在自家花园里。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这个平卡,出现于1933年《阿弗小传》(Flush: A Biography)的封面上,以“代言”传主弗拉西──弗拉西是另一位英国女作家勃朗宁夫人的爱犬。从种属上说,平卡与阿弗都是猎鹬犬(Spaniel,意为西班牙猎犬),有相似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而同种的狗拉近了同类的狗主人。伍尔夫通过《阿弗小传》写勃朗宁夫人与弗拉西的故事,既是女作家对女作家的委婉致意,又何尝没有狗迷对狗迷的惺惺相惜。 《阿弗小传》是伍尔夫作品中的一个异数,完全不同于她那些严肃的现代主义意识流小说,写得诙谐生动,浅显易懂。《阿弗小传》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另类,为狗立传,人眼看狗、狗眼看人,角度特别,令人拍案叫绝。《阿弗小传》更是狗迷们的心头所好,以狗为媒,读者得以分享两位女作家与狗的深情厚谊,时而含笑、时而带泪,永远有所会心。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婚前名弗吉尼亚史蒂芬(Virginia Stephen),出生于一个复杂的中产阶级家庭。她的祖父葬于著名的“诗人之角”,她的父亲莱斯利史蒂芬(Leslie Stephen)爵士是当时知名的编辑、评论家和传记作者。斯蒂芬爵士在文学圈交游广阔,他邻近海德公园的家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托马斯哈代、乔治梅瑞迪斯、亨利詹姆斯,还有美国大使詹姆斯洛威尔等俱为座上宾,后者还是弗吉尼亚的教父。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弗吉尼亚自幼便表现出对文学的兴趣,她5岁可以写信,少年时充分利用了父亲那收藏丰富的家庭图书馆。不过由于父亲的执拗,所有的兄弟皆可以上学,但是弗吉尼亚和姐妹们只能在家中接受教育。 弗吉尼亚从父亲那里继承了才具,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美貌,可惜的是,她同时也继承了家族中遗传的疯癫。很多人认为,成为伍尔夫夫人是弗吉尼亚毕生最明智的决定。的确,伦纳德伍尔夫欣赏弗吉尼亚的才情与智慧,对妻子厌恶性行为、不愿生育、将自己密闭在房间里写作的生活方式极为宽容,二人相敬如宾地生活了29年。尤为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妻子的爱好与出版需求,伦纳德于1917年创办了霍加斯出版社(The Hogarth Press),这个出版社不仅是夫妻二人的收入来源,而且因出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爱摩福斯特、艾略特和弗洛伊德等人的作品,而与弗吉尼亚姐妹创办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Bloomsbury Group)共享“现代主义文学摇篮”的盛誉。 伦纳德伍尔夫带着平卡在别墅“僧舍” 霍加斯出版社的社标是一个狗头。这很可能是弗吉尼亚的姐姐、万尼莎贝尔(Vanessa Bell)的设计。万尼莎自幼便有美术方面的才华,又曾在大学进修绘画,曾为多本霍加斯出版物设计封面和插图。不过,社标上的这只狗并非长耳垂毛狗,也许不是平卡。猎鹬犬平卡于1926年来到弗吉尼亚身边,它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礼物。送礼的是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Vita Sackville-West,1892~1962),贵族后裔,颇有影响的小说家、诗人、园艺家,也是弗吉尼亚的同性恋伙伴。1922年,二人结识,弗吉尼亚发现自己想念这个“不可思议的女人”,想念她那“情绪变幻的贵族社会的容貌,在一顶黑色帽子下放射着光辉的脸庞”。维塔经常以一身男装陪弗吉尼亚四处玩乐,化名“朱利安”,她们的热恋持续了三年多。在1926年,霍加斯出版社出版了维塔的长诗《土地》(The Land),该作品获得当年的文学大奖,但彼时,维塔对弗吉尼亚的爱情火焰已经委顿,这只小狗可能具有安抚之意。1928年,霍加斯出版社出版了弗吉尼亚以维塔为原型创作的传记小说《奥兰多》(Orlando),这个雌雄同体的同名主人公成为同性恋文学的经典形象。多年后,深谙母亲情史的维塔的儿子尼格尔尼克尔森(Nigel Nicolson)称此书为“世界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 维塔本人也是个狗迷,在目前能看到的老照片中,她身边大多有狗相伴。2001年出版的《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与弗吉尼亚伍尔夫通信集》(The Letters of Vita Sackville-West to Virginia Woolf)第二版,包含有500封二人的往来书信,信中经常提到平卡。此书封面上的照片是维塔与弗吉尼亚带着平卡与另一条猎鹬犬在草地上闲坐。照片由伦纳德伍尔夫拍摄,地点是伍尔夫夫妇在苏塞克斯的别墅“僧舍”(Monk's House),时间恰是1933年,也就是弗吉尼亚发表《阿弗小传》的那一年。 维塔(右)与弗吉尼亚带着平卡与另一条猎鹬犬游玩 维塔将猎鹬犬送给弗吉尼亚的时候,给狗取名“芳妮”(Fanny),后来是弗吉尼亚的朋友、美国文学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1905~1975)建议更名为更加中性化的“平卡”。平卡在弗吉尼亚的生活里有特殊的位置,她和伦纳德是无性婚姻,二人没有子女,而且在她创作时,她的“一间自己的屋子”连伦纳德都不得进入,可是平卡却与她形影不离。正是对平卡习性的了解以及对狗的忠诚的感动,她得以在《阿弗小传》中深入一只狗的心灵世界。在《阿弗小传》的写作过程中,弗吉尼亚非常愉快,每每谈到它都要“笑出声来”。一开始,此书被当做一本“圣诞书”来设计,最终成了霍加斯出版社一本精致的作品。姐姐万尼莎为本书画了4幅插图,平卡的小照也出现于书封上,在某种程度上,此书乃是“家庭制造”。 弗吉尼亚 维塔 伊丽莎白巴蕾特勃朗宁 伊丽莎白巴蕾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女诗人…… …… (节选)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