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文化艺术文学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8-24 10:02|查看: 70|评论: 0|来自: 大洋网-广州日报

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回应质疑 称5个作家无黑马

研讨会现场,评委回应质疑。

研讨会现场,评委回应质疑。

⊙ 文:图:记者柳建云 三大争议

争议之一:

5位获奖作家中除了刘震云外,其余4位均为中国作协会员,不少人认为茅盾文学奖已成为公开的“关门评奖”,而被公众普遍看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无一获奖。

争议之二:

此次获奖作品中,张炜的《你在高原》长达450万字,60多位评委中只有10多位进行了通读,更多的评委连作品都没仔细看就评定为获奖。

争议之三:

获奖者莫言的编辑曾表示,茅盾文学奖需要莫言,而不是莫言不需要茅盾文学奖。

昨日,一场在中国文联大院内的闭门研讨会因社会争议而改为向媒体开放讨论会,第八届茅盾奖评委通过此会回应质疑。


总有人批评要淡然

本月20日,根据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公布的最终结果,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以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5部作品胜出。结果一出来,便引起了争议,茅盾文学奖由此被批为“严重偏离了奖项的宗旨,已成为名不副实的‘矛盾奖’”。

著名评论家、原茅奖终评评委之一贺绍俊说,任何一届评奖结束以后,总会有很多人批评的,所以我觉得有一些批评声音其实是可以的,可以淡然地对待。

评委吴义勤说,获奖作品体现了今天的中国作家这种创作的能力,以及创作的自由度,我觉得也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类似《你在高原》不少评委没读过就参与评奖的说法,本届茅盾文学奖纪律监察组副组长梁鸿鹰则认为,评委阅读和讨论非常深入,我每次到不同的小组听,都深有感觉,像《你在高原》,读的人越多,讨论就越深入,最后共识也是相当集中的。

评委孟繁华、陈福民对《你在高原》表达了不满:“写这么长,真是考验我们的耐力和阅读能力”。

评委施战军也表示,刚才有人问我,《你在高原》三个月能读完吗?我说这些人在想什么?评委都是半职业读者,以读安身立命的,阅读没有消歇的,他觉得这些评委光吃饭,光睡觉。这个想法是非常荒谬的。

对于茅盾文学奖到底是评给人,还是评给作品,是否沦为闭门评奖的争议,评论家张陵回应说,首先是评给人,但是一个作品是反映作家的成长历程,尤其是这五个作家,我们应该理直气壮,这五部作品确实都反映了这五个作家成长过程当中的成果,在今天确实是最好的。


五个作家没有黑马

梁鸿鹰认为,这五个作家没有一个是黑马,他们长期以来在这个领域当中,持续的有新作品,有很多作品都是一部比一部强。

对于莫言的编辑说到“茅盾文学奖需要莫言,而不是莫言不需要茅盾文学奖”,评委施战军回应说,这种说法我觉得非常荒谬,这个不存在某种奖需要哪个人,毫无意义,我觉得是好的时代需要好的作家,好的作家需要好的文学环境,互相需要的,这样评出来就非常成功,把它放大,这完全是狭隘功利的想法。我是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作家这次是非常弱的作品,能奖给他吗?


不要局限于这五部作品

作为往届的评委,贺绍俊认为,文学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很难说(获奖的)铁板钉钉,就理所当然必须是这五部作品,有一些同样好的作品,(如果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是理所当然的。

评委陈福民则表示,没有获奖的其他十五部作品里面,都各具特色,都提示了我们中国人当下生活,和我们自己拥有的文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方向,是最容易被那些东西覆盖的,所以我们选出十几部、二十部真正表达了我们的文学成就。

评委吴义勤表示,我们不要局限于这五部作品,我们至少放在前二十五部,应该说我们这个时代中国文学起的作用可以看得很充分。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0:5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