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在阿根廷避难的匈牙利人兄弟申请了圆珠笔专利 1943年,在阿根廷避难的匈牙利兄弟拉季斯洛比罗(László Bíró)和乔治比罗(Georg Bíró)申请了圆珠笔专利。从那一刻起,这个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想法终于结成了商业果实。 路易斯沃特曼(Lewis Waterman)于1884年申请专利的钢笔解决了之前墨水笔不便携带的问题。人们不必再带着墨水瓶到处走了,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地书写了。不过墨水风干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很容易弄脏。 美国银行家约翰.L劳德(John L. Loud)在1888年申请了一种圆珠笔的专利。这种圆珠笔使用滚珠和承窝(ball-and-socket)来输送粘稠的快干墨水。不过这种墨水太粘稠了,也非常粗糙,在纸上书写的效果不好。后来这种圆珠笔在工业上找到了用途,用于在皮革和布料上书写。 拉季斯洛比罗是一名匈牙利记者,他预见了快干墨水在报纸上的用途。而他的兄弟乔治比罗则是一名化学家,在技术上帮助他兄弟实现想法。他们使用了一个非常细小的球来实现这两个功能:既在书写时均匀地从笔芯中释放墨水,又不让剩余的墨水从笔芯中漏出来。 可以说,比罗兄弟制造出了真正的能像钢笔一样顺畅书写的圆珠笔。不过他们祖国的情况却在恶化。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从布达佩斯逃往巴黎,随后又逃往马德里,最后又逃到了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他们申请了专利并寻求资金支持。他们的联系人之一英国会计哈里马丁(Harry Martin)意识到,圆珠笔解决了英国皇家空军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墨水会漏,普通的笔没法用来写飞机日志,而且普通的笔对大气压也很敏感,不能竖着或仰着写字。 最终,马丁飞到华盛顿和伦敦,说服了美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采用这一新技术。到盟军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圆珠笔也分享到了胜利的果实。 当圆珠笔在1945年进入商业化生产后,引起了一股风潮。在美国,雷诺兹牌(Reynolds)圆珠笔售价12.5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0美元)。即便如此,在雷诺兹牌圆珠笔发售首日,一家纽约百货商店也售出了8000支雷诺兹牌圆珠笔。 什么?人们排队想要成为新技术的首批使用者?什么时候的事?以前也发生过这样的事? 最早出售的圆珠笔中有一些会漏墨,不过制造商们最终修复了这些问题。什么?在技术还没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就推向市场?怎么可以这样? 现如今,大部分人在提到笔时指的就是圆珠笔。而且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圆珠笔都被称作“biro”。而在阿根廷,圆珠笔则被称作“birome”。(管策)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