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5熊猫网 学术文献历史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09-7-23 07:14|查看: 289|评论: 0|原作者: 刘冰|来自: 《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8月

略论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历史文化遗承资源是历史上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形为形成的传统留传和遗承的现实形态,它是人类信息、经验、知识等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载体。历史文化资源内容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是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大剩在我国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32处景观中,四川占有5处6地。其中,九寨沟与黄龙、大熊猫栖息地两处为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两地共为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两地共为一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是国内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省份,也是唯一拥有自然、文化、文化与自然三类遗产具全的省份。四川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6座,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9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座,中国最佳旅游城市1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个,国家级“非物”遗产27处,省级文保单位339个。省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63座,其中社会科学类48座,自然科学类6座,综合类4座,高等院校5座。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5处。县级以上的文保单位有3400余处。另有117处省保单位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我省的国家级4A旅游景区34处,其中属于文化资源的旅游区有7个。四川7家3A级旅游区中,有6家属于文化资源旅游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四川共有5处,属于文化资源的有3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川有2l处,其中有3处属于文化资源。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属于文化资源的有15处。总计各种各级文化旅游资源多达4000余处。天府之国,珍珠满盆,是全国文化资源最多的省份之一。

四川历史文化资源如此众多,我们可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经研究,我们认为,可以从旅游业、艺术业、音像影视出版业三个方面对四川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实现四川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


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业开发

历史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特别是美感度和灵感度很强的历史文化遗产地,往往是旅游的目的地。以巴蜀文化而论,从四千五百年前以宝墩文化为代表的巴蜀城市文明诞生算起,直到今天,历代巴蜀祖先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或埋藏于地下,或崛立于大地。这些都可能为游客提供无穷的历史文化信息,加深游客对四川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游客文化心理的美感视觉和性灵感应,从而吸引更多游客来四川旅游和进行文化体验。另外,自然旅游资源,依赖于注入文化内涵,才具有游赏性,适娱性甚至美感和灵感性。回归自然与回归文化是人类的天性,这两个回归结合在一起,更具魅力。新发现的自然奇景,例如天坑溶洞,虽然缺乏人类的制作,体现不出人类的智慧和文化,但一旦成为旅游地,也就被旅游者赋予了某种想象和理念,成为了文化。所以,即使是纯粹的自然景观,也要靠文化才能提升其品味,靠岁月和文化积淀来形成它不迁的个性。

根据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四川应该以创意为龙头,以仙游、禅游、诗游和三国游四大为主题,组织专题文化旅游。旅游产业要以创意为龙头。创意产业是着重于头脑的市场开发的产业,是心灵和智力开发的产业,是有利于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释放,全社会成员文化心灵容易得到幸福满足感的产业,因此,也被称为“幸福产业”。发展四川旅游业,就要以创意为龙头,策划有四川特色的仙游、禅游、诗游和三国智慧游等四大专题文化旅游。以发展文化专题旅游为我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兴旺的必要途径。

四川是仙源故乡,应策划以道观为基础的仙游。道教是起源于四川的中国本土宗教,成都是道教的起源地,四川是仙源的故乡。四川可以利用青城山、大邑鹤鸣山、新津老君山和纯阳观、彭州阳平治等道教名山圣地皆位于成都市域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以青羊宫为中心、串联青城山、大邑鹤鸣山、新津老君山和纯阳观、彭州葛仙山阳平治等道教景区景点,形成“道教文化发源地旅游区”,并努力逐步将成都建设成为世界道教文化中心,最终使成都成为“世界道教文化圣地旅游目的地”。

四川是禅宗神学发展的重要中心,宜策划以寺院为基础的禅游。四川佛教文化资源也极为丰富。寺院分布于全川各地,尤以禅宗丛林最为著名。除峨眉山、乐山大佛外,著名的有成都文殊院、昭觉寺、大慈寺、石经寺,新都宝光寺,遂宁广德寺和灵泉寺、平武报恩寺,内江圣水寺,绵阳滴水寺、江油云岩寺,阆中永安寺等处。另外,剑阁觉苑寺,彭州涌华寺,新津观音寺,蒲江河沙寺,新繁龙藏寺等寺,均留存有艺术价值极高的明代壁画。全川佛教寺院是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若能够将峨眉山、乐山和成都市的文殊院、大慈寺等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展示巴蜀地区禅文化和巴蜀地域特色文化的最佳范式,进而将四川建设成为佛教祥游的重要基地,既可吸引远近的信士、香客,又能吸引全国各地的各类游客,不断提升其知名度和人气水平,将为巴蜀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并作出新贡献。

四川自古出文宗。四川人杰地灵,名人荟萃,留下了许多引人入胜的遗迹。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古城、邛崃司马相如与文君井公园、郫县杨雄庐墓园、射洪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江油李白陇西院与碑林、成都杜甫草堂、望江楼薛涛纪念园林、眉山三苏祠、崇州陆游祠与罨化池、新都升庵祠与桂湖、遂宁张问陶墓园、内江张大千故居、乐山沙湾郭沫若故居等,都是了解巴蜀名人对巴蜀文化和中华文化作出贡献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巴蜀文化巨大影响力和人格渗透力的重要方面。依托众多文化大家遗迹,策划巴蜀诗画主题文化旅游,对巴蜀诗词书画名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重点打造江油李白故里、成都杜甫草堂、眉山中国诗书城、乐山中国新诗城、内江张大千故里和成都巴金故里。要让游客深深了解文化巨匠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大贡献,享受到历史文化对游客心理冲击带来的巨大愉悦感。

三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借助三国文化,策划智慧三国文化旅游,可以广泛地吸引国内外游客。四川是三国蜀汉的主要行政区域,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功业建立在四川,《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四川人。可以说四川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播地。四川现存的三国遗迹数量众多,有武侯祠、庞统祠、富乐山、桓侯祠、剑门关、孟获庙等近100处,广泛分布在巴蜀大地上,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一线尤为集中,有关三国的民间艺术、民间故事、谚语等不计其数。四川三国文化内涵丰富,品味独特。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诸葛亮、刘备纪念祠堂,惠陵是全国仅存的三国皇帝陵墓,罗江白马关庞统祠墓是保存最完整、时间最早的三国蜀汉遗迹,阆中桓侯祠是原址保存、建筑面积最大的张飞庙,大邑赵子龙祠墓是全国唯一的赵云墓。以三国文化主题游的方式把众多的三国文化资源加以整合,是对三国文化资源保护性的开发,意义重大,利在后人。

除上述四个主题文化旅游策划外,还可辅助以民族风情旅游和红色旅游,对各种文化资源加以整合,让更多的人最大程度享受到巴蜀历史文化资源带来的文化心理体验。四川文化历史资源的艺术业开发

根据创造艺术形象所使用的物质材料不同,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四大类,其中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造型艺术包含工艺美术,综合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四川文化艺术积淀深厚,异彩纷呈。民族风格浓郁、古香古色的艺术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整合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表演艺术业开发、工艺品业开发和戏剧业发掘,是对四川文化历史资源的艺术业开发的主要方式。

(一)四川文化历史资源的表演艺术业开发

对四川文化历史资源的表演艺术业开发,主要指音乐艺术的再创造、舞蹈艺术的创新、服装设计艺术的演示。音乐艺术的再创造。可以对原有的民间音乐再创造,也可以自愿和挖掘古代音乐,或者利用考古发现,复原和发掘历史上的表演艺术,还可以文化遗址做舞台背景,进行音乐艺术表演。

四川民间音乐富有特色,民歌众多,以《康定情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为代表的民歌,反映了四川人特有的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对这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乐曲进行现代化改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四川是洞经音乐的发源地,洞经音乐和文昌文化在四川一同发展;羌族释比史诗说唱,藏羌多声部民歌,攀枝花市迤莎萨村悝濮谈经古乐等,多彩纷呈。发掘和复原这些音乐,把它原汁原味地再现给观众,是增加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据专家考证,四川三星堆、金沙等遗址所发掘出的大量玉琮,有些就是可用作演奏的乐器。能用其演奏古今乐曲,也将深受观众欢迎。四川是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大省,可以以金沙、三星堆等做舞台背景,展示本地深厚的历史积淀。

舞蹈艺术创新。以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为主题,进行艺术表演的创作。大型舞台剧《金沙》取得成功,为我们沿着以文化为主题,以文化为内容,用现代歌舞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加工的路子走下去,开创了先例。四川民族众多,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各民族都有独特的舞蹈动作风格,样式极其丰富,比如:大渡河上游以金川马奈锅庄为代表的嘉绒藏锅庄,羌族的沙朗舞和羊皮鼓舞,九寨沟十二相(百兽舞),松潘笛萨舞,若尔盖求吉“金冠舞”,党项“哈玛舞”(神兵舞),巴中与南充的巴渝舞和巴象鼓……我们要注重民族歌舞文化历史资源的自主品牌创意开发,学习《云南映象》进行开发打造,注重民族歌舞的原生态,民间资本投放,市场化运作。

服装设计艺术演示。四川14个世居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服装;汉族服装随着时代的推移也有很多变化。服装纪录了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审美取向。琳琅满目的民族服装和各朝代服饰,为服装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把民族服装和古蜀人服装设计作为一项旅游展览节目推出,不失为一项很有创意的营销手段。

(二)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的工艺品业开发

四川的艺术品、工艺品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如能捕捉商机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就有可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青铜艺术品、玉器、漆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器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青铜塑像群、青铜人兽面具、青铜铃等。这些青铜器物既是宗教祭祠用品,也是精美的艺术品,体现了蜀人高超的铸锻工艺。三星堆和金沙都出土了大量雕刻精美的玉器,这些玉器是四川玉器文明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四川是最早生产漆器的地方,三星堆就曾出土漆器。对青铜器物、玉器和漆器等器物加以创造性仿制,增加文化内涵,进行产业开发,就能使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

雕塑艺术。四川雕刻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石雕、玉雕、木雕、铜雕、骨雕等,雕刻内容神佛、人物、飞禽走兽、山水、花卉、花纹图案等;石刻、陶俑、木俑也是四川雕塑艺术的代表。雕塑作品艺术性强,可用于建筑物装饰、摆设或掌中赏玩等。雕刻作品因其材料、形状大小和技艺高低等不同,价格差别很大。大型贵重者如著名建筑物门前的巨型石狮、寺庙中的龙柱,小型低廉者如印章钮头的装饰。对传统雕塑品加以产业开发,有着广阔的市场。

民间美术与手工技艺。阿坝的黑帐蓬与藏靴工艺,羌族挑花刺绣工艺,白马藏的面具工艺,藏族的唐卡艺术,阿坝的伸臂楼桥工艺,桃坪羌寨民居工艺,汶川布瓦黄土碉工艺,遂宁市大英卓筒井工艺,广安竹丝画帘,青神竹编,自贡龚扇和扎染,成都糖画,蜀锦蜀绣,泸州雨坛龙,泸州老窖酿造艺术,荥经砂器工艺等,都极富民族特色,有待于发扬光大,开发出更多的文化产品。

(三)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的戏剧业发掘

川剧艺术是融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五种声腔为一体,且有变脸、踩高跷、甩水袖、翎子功等绝活的表演艺术,在海内外曾广受赞誉。四川清音、扬琴、竹琴,川北花灯,南充大木偶,王文坤皮影,芦山灯戏,广安背篓戏(手掌木偶戏),四川金钱板,四川荷叶、相书、飞刀花鼓,资阳九莲灯,广元的射箭提阳戏与南充的川北傩戏,平武白马的跳曹盖,芦山庆坛等,是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值得发掘、保护和开发。


文化历史资源的音像影视、出版业开发

文化历史资源的音像影视、出版业开发,不像旅游业受到时间、交通和经济实力的制约,也不像艺术业受舞台等即时性消费的限制,比旅游业和艺术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川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完全可以为音像、影视业开发提供内容支撑。

(一)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的音像、影视业开发

通过现代科技音像制品,可以通过图像、文字、音乐、语言再现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习俗风情、音乐舞蹈、地方戏曲等,图文音色并茂,直观形象。文化历史资源的音像业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四川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都可制作为音像制品,如制作九寨黄龙、乐山大佛、彝族火把节等,是宣传、推广四川历史文化的好路子。在国内,推出了类似的音响制品,如《中华泰山》、《云南风光》、《纳西族古乐》等,取得了很大成功。四川也应该在这种范式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在宣传内容上予以补充,除了制作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的音像制品外,还可出版系列文化人物音像作品。

近年来,中国投入巨资,陆续将《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等,获得成功,深受观众好评,不少国家向中国购买版权。这不仅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而且向世界宣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川也有很多经典作品,如《死水微澜》、《家》、《春》、《秋》等。除了把这些经典作品高质量地搬上屏幕外,还可以拍摄《四川文化名人系列》,让四川历史文化名人通过屏幕走进千家万户。华风气象影视集团公司制作的10集文化系列片《徽州》,首次再现了徽州美丽的山水和精致的人文景观。2004年2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川也可以拍摄《蜀魂》,全方位诠释四川村落、民居、祠堂、牌坊、老桥、书院、戏曲、绘画、医学、工艺、市井、民俗、人文思想等,呈现四川先人的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并揭示这些文化遗存所蕴涵的内在文化精神。还可以根据所拍摄内容,建立汉文化影视基地、明清文化影视基地等。影视基地可以带动服装、道具、停车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另外,还可以挖掘传统侠义文化,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产业开发。四川有丰富的侠文化、袍哥文化,可以寻求历史内容,编写成高质量的剧本,拍摄成侠义影视剧。

(二)四川历史文化资源的出版业开发

书籍、报刊虽然不能像音像制品那么直观形象地展示客体,但它通过文字可以表达较深刻的思想和体验,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历史文化资源的出版开发,就是出版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报刊。改革开放以来,文史哲名著、文物、民俗图册、画册、字帖等图书,常常是图书市场的“长销”书,销量稳定、持久。经营者如能重视质量,讲究印刷、纸张、装帧等,持之以恒打造精品,定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川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出版四川文化精品书册,推动四川出版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将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孟子、庄子等的思想,用现代漫画的形式介绍给中外读者,让今人与古代哲人在精神上对话。他把中国古代绘画的朴实大方与现代漫画的浪漫调侃结合起来,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绘画语言,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地表达了古代东方哲人的深刻思想。蔡志忠的漫画作品使当代年轻人能避开艰深隐晦的文字,在轻松愉悦中了解中国古老文化。他的漫画集以19种不同文字出版,至1999年底总销售量就达3400万册。这个案例告知我们,用现代手法阐释古人智慧,也能受到广泛欢迎。它同时启发我们,四川传统文化思想也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承、传播和开发。在发展以四川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出版业进程中,要注意到图书画册将拥有越来越多不同层面的购买者这一现象。要根据青少年、成年、男性、女性的不同需求对出版进行分类,对出版资源加以整合,选择本地最适宜开发的资源优先开发。山西省万荣县号称“笑话大王”,当地有关部门致力于笑话资源的整合开发,编辑出版了笑话集、VCD视盘、录音带、录像带,把笑话民俗资源开发成文化实物产品,2001年销售额高达500万元,获利325万元。四川完全可以学习万荣县这文化开发模式,优先开发川剧、洞经音乐等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编辑出版四川民俗文化系列图书、VCD视盘、录音带、录像带,把本地独特的民俗资源开发成文化产品。

§ 参考文献

[1]谭继和主编:四川建设文化强省研究

[2]哈九增.艺术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幸晓峰积淀的艺术自序,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4]参阅:谭继和四川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5]方宝璋.略论我国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6]刘色飒.文化系列片徽州与您相约荧屏[N].光明日报,2004-02-23:B1

[7]曲彦萍.在世界范围内组合与利用文化产业资源──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花建[N].中国文化报,2000-05-10:3

[8]姚乃文.整合文化资源,加速产业化发展──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A].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等.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刘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己到尾 ●● 已到头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7:0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