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江南小城变成未来都市 这个“城市大脑”厉害了
源自:中国软件资讯网 原文标题:让江南小城变成未来都市 这个“城市大脑”厉害了 来源:软件资讯网走进芜湖市出入境公安局出入境办证服务大厅,一台名为“奇娜”的机器人便吸引了来客的注意。可别小看这位“机器人员工”,它不仅能为办证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还可以自动记录常见问题,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语言知识库进行优化升级,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出入境服务。事实上,这只是芜湖智慧城市建设的缩影,这座江南小城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改造下,充满了“未来都市”的色彩。
提起“未来都市”,可能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科幻电影中的摩天大楼,与想象不同的是,芜湖却将这些“科技”因子深埋在整个城市的脉络内,由一颗“城市大脑”来指挥。而打造这颗“城市大脑”的,便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旷视。
如今,这颗“城市大脑”正在芜湖城市基建、产业、民生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切实让芜湖市民看到了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这个新变化首先从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智能化建设体现出来。2019年,为了加强对城市资源的综合管理,芜湖不断强化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智能升级。例如,对城市内民生向、产业向、政府向等各类物联网设备进行智慧化赋能;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能够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智能城市信息中枢……。
与以前的纯物理城市基建不同,芜湖“智能基建”通过一个个能够自动化分析的传感器,真正将物理世界与城市大脑连接起来。这也成为了芜湖城市建设的最底层逻辑──从基础智能到“城市大脑”平台的全生态链条布局。
依托从单点到全局的智能化,芜湖政府与旷视一同在此基础上探索着不同场景的可行解决方案。
今年芜湖出台的“311方案”提出,要打造现代综合智慧交通体系,由此,芜湖上线了智慧交管系统。在市中心上班的小刘表示,“感觉最近市中心堵车状况得到很好的改善,以前都是已经开始堵了才提示,现在只要有堵车风险就会有工作人员前来疏通”。
未来旷视还将通过城市大脑的进一步建设,为芜湖在交通和城市管理领域提供落地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全城路网的终端设备“看到城市每一个路口的路况及突发情况”,通过传输、连接到智能图像平台进行分析决策“哪里该亮绿灯哪里的红灯要久一些等等”,实现实时决策,避免因信息延迟带来的交通拥堵、突发状况响应慢等问题。
同样的,在城市管理场景,旷视的智慧城管系统能帮助解决城管人员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系统能够更大范围、更精确看到城市在“垃圾摆放、机动车占道、违停乱停”等方面的问题,高效调配城管人员进行处理,为市民们打造了舒心的公共空间。
如今,旷视城市大脑正在不断让智慧因子渗透到城市基建、管理、交通等多个方面,为芜湖“五位一体”智慧芜湖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城市大脑还在“以应用为导向”的建设方针下,在芜湖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新零售以及高科技产业集聚方面发挥着积极效用,无形中补齐了芜湖产业联动所存在的短板。
目前,由芜湖政府与旷视共建的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工,未来该项目将充分运用旷视AI+IoT技术,赋能物流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智慧物流全栈式解决方案,帮助入驻企业实现高效管理、精细运营与智慧决策。
不仅如此,旷视城市大脑还为芜湖科技产业装上了发动机。接入旷视城市大脑后,企业无需再自行搭建或租用用于人工智能的计算和存储设备,如果以每个企业百人研发团队计算,这将为每家企业节省高达550万的租用费(国家超算中心计费标准)。人工智能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吸引了更多人工智能产业落地芜湖。
芜湖是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打造出的智慧城市优秀范本,在让芜湖市民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推动了芜湖乃至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立足于芜湖,旷视正在与芜湖市政府携手向安徽省乃至全国持续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智慧城市建设“芜湖经验”,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科技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