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宦 发表于 2019-12-31 14:29:02

已停产多年的南极人如今又学起了MUJI

源自:企业观察报 原文标题:已停产多年的南极人如今又学起了MUJI
  12月29日,南极电商回复了深交所的问询,针对近期设立新公司布局线下零售做出了详细说明。
  原来在月初,南极电商为了优化公司的业务布局,公司公告拟与线下零售项目核心团队的持股平台上海朝霖咨询管理中心及关联自然人张玉祥、张芸共同投资设立公司,主要从事线下实体零售连锁业务。
  而事实上,南极电商早在2015年就完全放弃了实体零售和直销。去年曾报道过南极电商,这个公司已经不生产任何商品,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给钱就可以授权给你,并且还给你附送广告位和活动报名,如果遇到调查,他们会给你提供证明规避处罚。
  换句话说,你买的南极人内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产品生产销售啥的他一概不管。
  怪不得如今又回归线下一时也让监管摸不着头脑,要南极电商说清楚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并补充说明控股股东是否违反同业竞争的相关承诺。
  原厂重出江湖,欲对标MUJI?
  此次回复函的核心重点在于上市公司和目标公司的经营范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分属不同的行业,公司主要提供品牌管理和品牌授权服务,不直接从事产品经营,目标公司主要从事产品的线下零售业务,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均不相同或相类似,主要供应商不存在重合的情形。
从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这个公司是完完全全100%南极人的原厂出品。张玉祥先生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张芸女士为张玉祥先生近亲属,上海朝霖咨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是线下零售项目核心团队的持股平台。
  在回复函中,上市公司还透露了目标公司拟主要从事线下实体零售连锁业务,主营业务为商业零售,主要以自有零售店铺为载体,在店铺中经营有调性、有颜值、高品质的商品,并在店铺中出售咖啡、奶茶、点心等简餐,提供一站式、有社交场景的线下零售店铺。
  虽说不少时尚品牌纷纷走向生活方式,例如Tiffany、爱马仕、Dior等大牌都有属于自己的咖啡店。但从产品以及定位来说,不难发现南极人对标的正是MUJI。
  目标公司将使用南极优选作为店铺招牌,主要销售服装服饰及配件、3C数码产品等产品,具体包括内衣、羽绒服、男装、女装、鞋品、配件、3C数码等。
  根据目标公司目前的规划,上市公司的授权供应商与目标公司拟合作的线下渠道供应商重叠较少,预计重叠度不会超过20%
  南极电商还特意强调,目标公司拟议业务不仅不会减损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反而会基于NANJIREN品牌授权费的定价及支付安排,以新拓收入来源和增长点的方式直接增加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
  万物皆可南极人,一年商标卖9亿
  在你脑子里可能南极人就是卖内衣的,而事实上,南极人们的产品线将不限于服装类,只要商家肯付授权费,世间万物皆可南极人。
  调皮的说,南极人不生产商品,只是标牌的搬运工。与此同时,南极人生产的产品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质量似乎也越来越差。这种状况绝大部分消费者表示:根本毫不知情。
  不信你可以试下万能的某宝,甩脂机、泡脚桶、暖宝宝、汽车坐垫,都有南极人的正品出售。
  2018年南极电商实现营业收入33.53亿元,同比增长240.12%,净利润8.87亿元。
分产品来看,南极电商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收入接近9亿元,同比增长44.74%,毛利率高达94.11%;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总营收3385.55万,毛利率更高,为96.52%。
  公司品牌综合服务业务的本质就是,砍掉生产端和销售端的自营环节,转型为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服装生产和销售环节由授权贴牌生产商承担,南极电商向授权生产商提供品牌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实现轻资产运作。
  目前,南极电商拥有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PONY等一系列品牌。
  牌子做烂了,还有人会买账吗?
  根据南极电商2019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6.34亿元,预计今年的营收将突破30亿,这对于一个曾经的保暖内衣品牌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南极电商要延续这种高增长必须不断挖掘最多的贴牌客户。其全品牌授权生产商从2012年的70家增加至2018年的866家。
  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合作供应商985家;合作经销商4321家,授权店铺5559家。
  虽然品牌授权并不少见,不少国际大牌也会采用这种形式,但一般品牌授权方都会对代工厂的资质与产品的质量严格控制,因为某种意义上品牌就是一家公司对商品的背书。
  南极人只管授权给合作商,自己却从来不管授权品牌的质量。在这样的经营方式下,南极人的口碑也是越来越差,产品质量根本没有保障。
  于是,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消费者对南极人质量的怀疑及不满,有消费者表示,客服多以退货退款来处理,而对于质量漏洞,客服大多却要求消费者修改退货理由为七天无理由而非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2018年开始南极人已经多次上了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其均有产品上质检黑榜。
  短期来看,其商业模式取得了成功;而长期来看,如果仅仅靠过去积攒的口碑与情怀,但对品质把控不严、品牌管理不善、随便授权等等,这样总有一天会把牌子做瘫掉,而如今正是在透支品牌价值。
  现在突然冒出个南极优选,或许旨在撇清小作坊的南极人产品。但是即便是南极人原厂出品,这样的方式消费者会不会买账呢?
  (编辑:于思洋)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文中图片除非有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如若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qygcbs@163.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已停产多年的南极人如今又学起了MU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