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兔 发表于 2019-12-31 05:59:04

大力推进“3561”工程建设 谱写同仁堂事业发展新篇章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大力推进‘3561’工程建设,全面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同仁堂集团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同仁堂集团今后五年奋斗目标。“3”即筑牢“党建、质量、诚信”三大基石,使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得到同步加强;“5”即构建“五大运营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诚信评价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运行机制得到健全完善;“6”即打造六个竞争力,包括供应链管理能力、品牌和文化力、产品力、渠道力、创新力和资本运营力,使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1”即打造一张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名片,使同仁堂的金字招牌更加明亮。
  通过推进“3561”工程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勾勒出了未来五年同仁堂集团的发展轮廓。
  筑牢三大基石
  筑牢“党建、质量、诚信”三大基石是未来五年同仁堂集团着力夯实的发展基础,也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基础保障。作为国有企业,同仁堂是政治组织,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筑牢党建基石;作为竞争类国有企业,同仁堂是经济组织,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筑牢质量基石;作为国有中医药企业,同仁堂是文化载体,必须担当传承责任,筑牢诚信基石。党建基石、质量基石和诚信基石三者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共同构成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其中,党建基石夯实的是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质量基石和诚信基石夯实的是市场竞争力;质量基石是硬实力,诚信基石是软实力,缺一不可。
  筑牢党建基石,就是各级党组织通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用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同仁堂的各项改革发展向高质量迈进。通过抓实“规定动作”强根基,就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到同仁堂各项工作之中,让党中央大政方针、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同仁堂改革发展实践中落地生根,并形成生动实践。抓好“自选动作”树特色,深入开展“四带四促”党建创新文化传承行动,通过党员带群众促团结奋斗、师傅带徒弟促技艺传承、先进带新人促精神引领、上级带下级促责任担当,凝心聚力促发展;实施好“党建经营双考核”激励机制,用考核杠杆破解党建经营“两张皮”难题,让党的建设与企业经营形成合力,攻坚克难。
  筑牢质量基石,捍卫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让同仁堂的质量经得起各种法律法规的检验、经得起“四个最严”的检验、经得起市场的检验。高标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健全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的要求。全面梳理生产工艺和流程,制定并实施在行业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同仁堂标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教育,用各个环节精益求精的工匠追求和没有人监管也要生产良心药的高度自觉把住质量关口。
  筑牢诚信基石就是坚持刚性的制度约束、切实有效的实际行动和柔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多措并举筑牢同仁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诚信基础。通过完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品牌保护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从制度层面推进建立同仁堂集团诚信体系。通过持续推进“打假清违”行动,对各种不诚信行为实行“零容忍”。通过抓好《同仁堂集团党委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落实、运用各类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载体,潜移默化地让诚信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构建“五大运营体系”
  同仁堂集团未来五年着力构建的五大运营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诚信评价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中质量体系是筑牢质量基石的保障、诚信体系是筑牢诚信基石的保障、科研体系是发展的引擎、市场营销体系是获得市场认可的手段、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长治久安的措施。构建“五大运营体系”,旨在全面提升同仁堂集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同仁堂集团正在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从2020年开始全面实施。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控能力。推行质量“三建立”,实现质量管理全员性、全过程、全覆盖。一是建立同仁堂的食药安全底线。树立经营单位是落实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质量管控理念,建立上下级协同的质量监管队伍,坚决实施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二是建立同仁堂的中药行业标准。从源头入手,以原药材的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以产品为主线的质量标准研究,全面梳理生产工艺和流程,制定并实施高于国家和行业的精益化、无差错的同仁堂“零缺陷”质量标准,引领中药行业向高质量发展。三是建立同仁堂的质量溯源体系。“十四五”期间,实现以产品为主线、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质量过程与质量监督全过程的溯源信息化管理。
  构建诚信评价体系,提升诚信营水平。修订《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品牌保护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从守信意愿、守信能力和守信表现三个维度搭建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信用管理水平、企业诚信表现、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信用贡献度五方面品牌保护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施《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开展系内诚信文化建设、诚信培训、诚信承诺,开展内部信用评价、诚信宣传,推进信用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员工个人诚信记录等方面,推进建立同仁堂集团诚信体系。
  构建科技研发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建立同仁堂集团品种创新委员会,实现纵向垂直、横向协同的矩阵式研发管理,打造产、学、研、销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设立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激发研发人员的科研热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吸引并留住科研高端人才;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品种研发机制,围绕“症”和“病”的对应人群,加大自有品种在治疗领域上的疗效研究,打破企业内外壁垒,加快新品、睡眠品种及医院制剂研发和品种的二次科研,推进品种的国际注册。
  构建市场营销体系,提升营销创新能力。制定同仁堂营销战略,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发挥品种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深耕重点地区,实现产品组合、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营销方式;基于自有线上线下销售终端,应用大数据进行客户需求洞察、分析与分享,善用多种媒体形式实现精准营销。提升北京、河北、广东、重庆、山东、山西、河南、辽宁等重点地区零售终端密度,统筹全国零售网络布局,推进连锁化、标准化、智慧化转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成立同仁堂集团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搭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及重大风险应对方案,加强对重大风险的动态预警和有效管控;构建切实有效的内控体系,加强合规管理,全面提升依法经营水平。
  打造六个竞争力
  同仁堂集团从2020年开始着力打造的六个竞争力分别是:供应链管理能力、品牌和文化力、产品力、渠道力、创新力和资本运营力,目的是使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这是同仁堂赢得市场的重要保障。
  打造供应链管理能力,就是以减少供应链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的,全面梳理现在原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库存、物流配送、终端销售等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中所有节点存在的不足,重新设计降本增效的“流程安排”。同时,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获取准确信息,降本增效,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打造品牌和文化力,就是通过开展品牌价值评估、推进商标分类使用、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开展品牌宣传推广等多种手段,提升同仁堂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让“同仁堂”三个字在未来消费者的心里和他们父辈心里一样深入人心,转化成产品购买力,从而提高同仁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打造产品力就是既要用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也要通过主动研究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爱好的消费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私人定制”产品服务,提升同仁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要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品占领市场。
  打造渠道力就是既要研究线上线下、传统与现代两种渠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关”。在同仁堂自有商业零售终端推行连锁化、标准化、智慧化,探索集采分送的配送模式。
  打造创新力就是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让同仁堂的产品和服务始终保持与市场需求同步。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让同仁堂的发展永葆活力。
  打造资本运营力就是适时通过并购、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资本运营手段,将同仁堂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增强同仁堂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张文化名片
  打造一张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名片,使同仁堂的金字招牌更加明亮。同仁堂是知名老字号品牌,从事的又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医药行业,同仁堂具有打造文化名片的天然优势,打造文化名片是“做精、做优、做强、做长同仁堂”的战略需要。
  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同仁堂发展软实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健康产业发展中具体化,把“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的“仁德诚信”企业精神理念更加紧密地融入到各项制度与规范,融入到日常生产经营之中。
  深入挖掘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内涵,总结“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同仁堂制药特色形成过程,通过互联网、同仁堂博物馆以及同仁堂文化作品、创意产品等多种形式,加强海外文化交流,讲好“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故事。
  制定同仁堂文化传承规划(2020-2025),确定同仁堂企业文化标准,建立健全同仁堂文化传承制度体系。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规范化建设好文化传承专家委员会和专业技能人才库,形成文化传承合力。
  传承好非遗文化。落实安宫牛黄丸手工制作展示线及同仁堂中药炮制传承基地等项目;统筹推进博物馆升级工作及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传播;建设中医药大师数据库,完成同仁堂史编写;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衍生品,推出系列书籍、纪录片、短视频、影视及动漫等艺术作品,展示和宣传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境外同仁堂门店为依托,在当地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在境外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将双方或多方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同时打造同仁堂品牌在境外的影响力。研究外国民众对中医药故事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以境外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医药故事、讲好同仁堂的故事。余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力推进“3561”工程建设 谱写同仁堂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