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沙 发表于 2019-12-31 05:59:04

“亦学堂”今年新增71个“状元”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亦学堂”外,居民展示书法课上的作品。本报记者甘南摄
  (记者:陈强通讯员徐晟轩)大兴区亦庄镇有个“亦学堂”,镇政府聘请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等专业授课团队,供辖区居民免费学习。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办各类培训3100场,参与居民达9.2万人次。年关将至,学堂到了期末,与以往不同,今年新增了71个“状元”。
  上周末,亦庄镇文体中心大厅一片红火,浓浓年味儿。“状元榜”布置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上。71位状元依次身着状元服拍照留念,他们虽来自不同社区,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参与2019年“亦学堂”活动的次数位居全辖区居民前列。
  沿着会场转一圈,记者听到“亦学堂”三个字的频率特别高,“我在亦学堂上学会了非遗技艺──手绘折扇、手工香牌,做完发个朋友圈,引起了大家不少羡慕。”“今年新学习了垃圾分类,过年了,咱也当回老师,给亲戚朋友上上课”……在场的每一位居民,谈及这项文化惠民工程,都忍不住点赞。
  “亦学堂”课程免费面向亦庄镇所有的居民,既有安排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课堂,也有安排在各个社区活动室的分课堂,亦庄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专业团队,每个月围绕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确定不同的培训主题,列出相应的课程菜单,在“亦庄e城”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社区居委会报名。
  2019年,亦庄镇创新采取打卡积分升级模式,居民可持政府统一发放的学习卡参加“亦学堂”,每参加一堂必修课可获得2枚印章,每参加一堂选修课可获得1枚印章,每积满5枚印章可依次获得“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等级,并获得相应奖励。
  “亦学堂”是亦庄百姓身边的文化课堂,在感受艺术魅力,品味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构建了更加和谐文明社会环境。2020年,亦庄镇将在“亦庄e城”微信公众号面向全镇居民征集课程建议,让课程设置更加贴合百姓的实际需求。此外,为了更好回馈居民对“亦学堂”的肯定,还将面向参与率高的老朋友开设精品课程,品味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全力建设“品质亦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亦学堂”今年新增71个“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