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共创未来:《2019年中国移动科协“5G+”论文集》正式发布
源自:C114通信网 原文标题:科技赋能·共创未来:《2019年中国移动科协“5G+”论文集》正式发布 来源:移动labs12月25日,中国移动科协和研究院科技委联合举办的区块链主题讲堂暨《2019年中国移动科协“5G+”论文集》发布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正式发布了干货满满的论文集,广泛普及公司在5G+领域的技术成果,同时特邀行业大咖论道区块链和5G+实践,充分体现了科协平台在前沿技术推广和知识能力普及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智汇讲堂 | 专家解读区块链
为加深对数字经济产业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区块链技术知识的了解,促进区块链与5G的融合落地,中国移动邀请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智链万源CEO董宁莅临讲座授课培训,董宁以《区块链解读:数字化实践应用之道》为题作主题演讲,从区块链技术发展简史入手,介绍了比特币到区块链的发展历程,用大量丰富的案例描绘了区块链的各类应用场景和行业发展趋势,并对5G+区块链创新平台的构建和未来业务机遇进行展望。
未来智链万源将持续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各行业合作伙伴进一步加强联动,推动多项数字技术结合,开拓科技新蓝海,与中国移动共同打造5G+全新产业生态。
沉淀5G+成果,强化科技赋能
“5G+”论文集发布环节,集团公司技术部专利标准处副处长于书丹介绍,中国移动科协开启“5G+”论文征集工作至今,征集到论文104篇,经评审61篇论文入选5G+论文集,其中27篇将发表在《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期刊上。论文集广聚能力、凝结智慧,本次论文集发布活动为科技工作者传播知识、展现价值提供有效途径。2020年科协品牌活动会进一步丰富,借助科协推动5G融入百业。
大咖论道5G+
国家特聘专家、中国移动硏究院首席科学家兼人工智能与智慧运营硏发中心总经理冯俊兰分享了5G自身智能化及赋能智能产业之路。冯俊兰透露,“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各地分公司已经依托九天人工智能平台成功建成包括智能稽核平台、网络自服务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营销机器人等应用。”
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兼战略技术部总经理钱岭发表《5G+研发实践与产品规划战略思考》主题分享。钱岭强调,“5G+AICDE是新型应用范式,企业应用应朝这个方向转变。苏研也在积极探索中,并提出以云为载体,构建AI应用生态。企业应系统化考量AI新产品和应用的定位与商业价值潜力,形成尊重AI技术现状、挖掘技术创新能力的战略规划。”
中国移动设计院数字经济技术推进组组长谭敏重点介绍了全球性区块链基础设施──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建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谭敏指出,“区块链服务网络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建设和运营区块链公共资源环境,来降低许可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应用的开发、部署、运维、互通和监管成本。中国移动作为BSN发展联盟之一,也在积极推动网络节点部署,生态建设,为区块链赋能未来奠定基础。”
科技赋能,共创未来。在12月18日中国科协发起的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成立大会上,中国移动在125家成员单位中被选为21家副理事长单位之一。未来,中国移动科协将继续弘扬科学精神,打造能力、活力、合力“三力型”组织,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