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 康达尔“养猪”与刘永好的预言
源自:界面 原文标题:解局 | 康达尔“养猪”与刘永好的预言 来源:观点地产网2019年,己亥年,猪年。
这一年,与猪肉相关的话题不再是红烧肉、咕噜肉、回锅肉,再好吃的美食也盖不住猪肉价格高涨的锋芒。甚至有街坊调侃,猪肉,是猪年最好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单凭一“猪”之力,在经济学界尚在预测CPI存在破3风险之时,猪肉价格便推动CPI站上4.5%。而在11月,猪肉再次以价格上涨110.2%,影响CPI上涨约2.64个百分点登上头条。
频繁的亮相,就算十指不沾阳春水,猪肉昂贵也已经成为常识。湛江商人、深圳京基董事长陈华,也盯上了“猪肉”,更何况正好拿下了有中国农牧第一股之称的康达尔。
近日,深圳市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布,公司拟更改公司名称为“深圳市京基智农时代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京基智农”。
变更理由很简单,一是公司发展战略以农业为核心,二是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
按照康达尔的说法,第一点的详细原因是其结合市场行情、资源优势以及公司实际情况,明确以“深化农业主业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将加大农业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在广东及周边地区逐步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工基地,重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农业全产业链。
另一方面,新控股股东京基集团看好养猪产业,鲜有在公开场合露面的陈华,也亲身出现在广西贺州考察养猪项目。
这是一个早有部署的计划,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康达尔作为上市公司,京基成为控股股东后必须要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外界早前猜测,京基之所以强势进入康达尔,是后者具有客观的廉价土储──这家靠养鸡发迹的上市公司,从1998年起便介入深圳房地产开发,先后在福田、布吉开发了康欣园、康达尔花园等项目。
2011年11月,康达尔与深圳规土委和国资委签署相关协议,据此,深圳将征收该公司在坪山的两宗地。作为偿还,康达尔在获得约8亿元补偿款的同时,还获得宝安区西乡、沙井两宗商住地的自行开发权,两宗地块共计占地23.7万平方米。
虽然按照康达尔2018年年报的说法,房地产项目仅为持续战略支持型业务,现代农业才是核心业务。但无可否认的是,2018年与房屋相关的业务营收占到这家公司50%以上的占比。在2019年半年报,营收同比增加近60%,究其原因也是山海上园二期1栋完成销售。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京基曾经表态,在要约收购成功后,将用5年时间解决与康达尔的同业竞争问题。
而在回复深交所有关要约收购的问询时,京基集团亦曾承诺,为避免同业竞争,若京基或其实际控制人陈华控制的其他企业在获得有关与康达尔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业务机会,相关第三方同意按照合理的条款将该机会提供给康达尔,同时康达尔亦有意参与且具备该等业务机会的实力及运营能力,则京基、康达尔和第三方应进行善意协商以促使康达尔实施该等业务机会。
解决同业竞争的路径有很多条,但对比起一直把控在手的京基,显然让这家农业发家的上市公司重新聚焦农业主业才是最简单的。
此次改名公告中,康达尔承诺,对于现有的房地产业务,仅限于对既有的存量土地以自行或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等形式开发和运营,不再新增其他房地产项目。
换而言之,5年时间,随着现有存量土地陆续开发完毕,康达尔或许将不再有房地产项目,未来的业务结构也将重组。
对于康达尔而言,撇开房地产,最重要的营业收入来源是饲料生产,但从2016年~2018年三年间,这项业务营收均在10亿元左右,上下浮动,难有起色。
待剥离的房地产业务,难有起色的饲料生产,或许是陈华瞄上猪肉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至今,康达尔已公告表示,将在广东、海南等多地投资至少6个养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高达159亿元。若这些项目全部实施,将能实现年出栏540万头生猪的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达尔更名公告同日,在北京,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在京举行集中签约活动,15个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与多地政府签订生猪产业发展合作协议,集中签约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近500亿元,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年出栏生猪2200万头的产能。
而国内养猪大户新希望集团,近期也透露了其生猪新增产能规划,将再投90亿元建9个大型养猪场,用“新好养猪模式”,再养680万头猪。
虽然对比起专业养殖户,康达尔在养猪这件事上单位产能并不高,却也是下了足本。
投资者问起上述问题时,康达尔在路演中回复,物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市场上的分析普遍认为未来几年生猪产能的缺口仍会比较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价格。
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房地产的癫价,让人们涌入房地产,猪肉的癫加似乎也是如此。
只是遥想2001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那时还是海南房地产行业热潮之时,刘永好在被问起是否有海南投资房地产的打算时,轻描淡写的回复了一句:“没有,我准备在海南多建些猪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