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无尘 发表于 2019-12-30 02:29:01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源自:证券日报 原文标题: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本报记者马方业王宁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做好金融扶贫工作、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也是金融企业的光荣使命和责任。2016年9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以来,各证券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立足行业实际,不断创新支持模式,多层次、多渠道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入了强有力动能。
  日前,银河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共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了公司在金融扶贫方面的经验和思路。
  《证券日报》:资本市场精准扶贫号角吹响三年多来,作为中国证券行业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银河证券在扶贫工作方面有很多经验和做法,能否介绍一下?
  陈共炎: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银河证券作为中投公司领导下的“国家队”,强化使命担当、践行国家战略义不容辞。2016年以来,公司党委非常重视,始终把做好扶贫工作作为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投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积极响应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业协会的倡议。针对定点帮扶的甘肃省静宁县,与静宁县委县政府积极配合,先后通过救济式扶贫、造血式扶贫,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468万元。
  2012年至今,公司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468万元,参与帮扶项目28个,有效带动全县13543户贫困户、62300人脱贫,分别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36%、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9.4%。全县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8.85%减少到0.87%。公司为静宁县如期脱贫摘帽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总体来看,银河证券阶段性扶贫效果显著,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以及行业、社会的普遍认可。我们也在实践中总结了三条经验,一是精准定位,是帮扶贫困地区“转变”的前提保障。二是授人以渔,是帮扶贫困地区“蝶变”的关键环节。三是立志扶智,为当地脱贫提供持续精神动力。
  《证券日报》:扶贫工作不是简单地资金支持,需要发挥主体优势和专业性,长期来看,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结合实践来看,银河证券的扶贫工作有很多成绩和亮点,能否介绍一下?
  陈共炎:银河证券的扶贫工作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便推进了该项系统性工作,具体聚焦在几方面:一是产业扶贫。静宁县主导产业呈现“南果北牛”布局,帮扶工作也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习惯和农民的技能,这样才有充分的生命力。要让苹果产业“红起来”,苹果产业主要分布在静宁县中南部地区,2017年果园面积90多万亩,果农人均果品收入4900元,占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其中贫困户人均果品纯收入为3600元。对当地苹果产业扶贫以来,公司在种植、流通、销售、风险管控和资本运作环节多管齐下做出努力。
  二是党建扶贫。中投公司党委对脱贫帮扶中的“脱贫先立志”问题高度重视,要求在扶贫工作中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组织活力转为攻坚动力。
  三是生态扶贫。公司党委对接静宁县需求,和中投公司一同投资建设了“经济+生态”公益林2万亩,积极发展林间种植、林下养殖,令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59个百分点,带动沿线3522户1.4万贫困人口实现劳务增收(人均增收462元)。从粗犷扶贫到生态扶贫转变,也是未来银河证券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思路。
  四是教育扶贫。“十二五”以来,静宁县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而县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入学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适应静宁县城镇发展实际需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播的穷根,公司党委落实自身帮扶责任,援建静宁县城关银河实验小学1所,并连续七年实施帮扶。
  综合来看,银河证券的扶贫工作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短期,通过开展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捐资助学、修建基础设施等措施,直接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中期,通过开展产业扶贫,建强农村专业合作社,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推动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长期,通过扶志、扶智,充分激发贫困地区群众主动脱贫的内心渴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证券日报》:“保险+期货”在静宁县试点2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金融扶贫和创新扶贫相结合的产物,银河证券有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您对此有什么心得和大家分享?
  陈共炎:自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以来,在中国证监会的积极推动和政策指导下,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期货行业掀起了一轮高质量服务“三农”的热潮。经过3年多的试点发展,“保险+期货”已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户及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正如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在2019年国家扶贫日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论坛致辞时所说,“保险+期货”已经发展成为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防灾减损的重要保障。
  2018年,公司发挥专业优势,运用金融工具创新扶贫实践,通过主动走访郑州商品交易所,使静宁县成为郑商所确定的全国第一批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当年为300户贫困户和1家果品合作社投保苹果3000吨,出现市场风险后,共获得损失赔付89.44万元,其中贫困户户均获赔1321元,有效减少了苹果价格下跌带来的经济损失,抵御了市场风险。新试点业务的开展,不仅获得了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还形成了价格保险机制,降低了农民的经营风险,奠定了“保险+期货”县域扶贫全覆盖的实践基础。
  2019年以来,为进一步扩大苹果“保险+期货”试点成果,帮助更多贫困户受益,公司积极争取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指导帮助静宁县申报实施了苹果“保险+期货”县域扶贫全覆盖试点项目。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中投公司的大力帮助下,在平凉市、静宁县两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标志着全国两个之一、全省唯一的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试点项目正式落地静宁。该项目投入保费2300万元,承保苹果4.6万吨、全覆盖到静宁县的8713户苹果种植贫困户。苹果“保险+期货”县域扶贫全覆盖项目的大力实施,为静宁苹果产业稳定增收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风险保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